来到洛阳不能不到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0公里处,从九龙鼎打的过去25分钟光景,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
据史载:东汉明帝曾经梦见一个从西方来的高大金神,第二天便召集大臣议论。有人认为,金神即是西方的佛。明帝认为有道理,于是派使者去西域求佛。这些使者在大月氏遇见了迩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于是迎还洛阳,同时还用白马驮回了佛经、佛像,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白马寺建成后便成为东汉最主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两位天竺高僧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鹿鼎记》里写到那部书啊)。
依据11月5日行程安排,随后将去七八十公里开外的少林寺,因此当日同样赶了个早,打的过去(司机没有打表,说是打表35,这么早没有回头生意,要了我们40元,后来得知打表应该只需要25元-30元左右,洛阳出租车起步价5元,只有无锡的一半)下车时不过早上7:20,寺院还没有开门,气温不是很高,最低0度最高也只有11度,周围一切仿佛都还没有苏醒,只有极个别的商店已经开门营业,寒风之中店主缩着脖子,兴冲冲地望着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请上一炷香。
寺院门口标示7:30开门,其实到了7:40才索索落落开了大门,我们是第一批进去的游客(门票50元)。里面好大一片空旷地带,白马寺的山门就在眼前,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时不能相信自己真的来到了这座中国第一古刹,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一并排三座拱门,门口只有一个打扫的阿姨,我们赶紧拍照留念。山门前方不远处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据说原来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驸马墓前的物件,后来移到这里的(原因不明)。
跨过山门,迎面就是天王殿,左右钟鼓楼,白马寺原来的建筑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长形院落,主要建筑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门票背面有导览图),虽不是创建时的旧式格局(一个很复杂的印度名字,记不住了啊),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据说汉代的台、井仍依稀可见(可惜我没有看到,特别是在清凉台,我专门返程两次查找也没看到什么古代字迹)。
寺院结构明晰,从前往后依次游览,对于建筑和佛教我都是外行(其实我好像没啥内行的),不去一一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阅,应该比我转述更为合适。
时间尚早,寺院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绿树红墙,梵殿排列,零星可以看到一些香客(不需要门票)往来,我们踏入几乎每一座大殿,都可以见到僧人们正在做着早功课,他们当中有老年也有中年和青年僧人。有的殿堂里香客和僧人们一起跪成几排,面朝佛像高声朗诵佛经,有的三五老僧,围座一张桌子前,手捧经书,默默诵读,朝阳透过树枝的间隙斜斜照进来,柔和的光洒在他们的头上袈裟上,好比佛光普照,充满圣洁之感,令人不敢亵渎。后来陆陆续续进来一些游客,不时可以看到他们她们双手举过头顶,面朝佛像,极其虔诚地跪拜下去,双手掌心摊开于拜垫之上,恭恭敬敬地磕头三下,然后缓缓起身,有的向化缘箱里投入50元(人民币),有的投入20元,也有转身就离开的,但无一不面色凝重,我想他们她们的跪拜里一定充满了对佛的无限敬意和对家人爱人亲人朋友或自己的美好祝愿。尘世里多少人跌打滚爬,或尔虞我诈,或浑身铜臭,或追逐名利,或为情所困,或许这也是他们她们包括我们来到这方佛门净土的初衷所在吧,或寻求一时慰藉,或恳求佛祖宽恕,或期求涤荡心灵,或追求一种信仰。
也正因为恰逢僧人早上的功课,所以包括大佛殿观音殿大雄殿等大部分殿堂都不能进入参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或许这才是心目中的寺院,心目中的佛门,心目中的净土。寺院的最后部分是藏经阁,这是我第一次从书本以外真正看到它,只有一位阿姨在里面仔仔细细地打扫卫生,进行擦拭。藏经阁是一个阁楼型建筑,一楼中央空出一大片地方,四周都是藏经的柜子,柜子上了一种奇特的锁,(我)不知道怎么打开,柜子里整齐摆放着各种经书,很多事现代印刷的版本,因为没有见过其他寺院的藏经阁,不知道它的藏经规模是不是算得上很大的,但无路如何,作为中国佛教第一名刹,它的任何一本藏经应该都是具有不菲价值的。我很不合时宜地想起武侠小说和电影电视里屡屡提及的到藏经阁偷盗的情节来,虽然这里没有少林寺易筋经那样的武林秘籍,但难保没有对其暗中起意以求窥探者,不知道那些奇特的锁可以胜任否?
因为事前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所以得知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墓即位于此处,因此从山门出来之后(不出景区),一直向东寻找,走过去好长一段路程(500米?),在东南方向的一遍树林间终于找到了,规模尚可,因为门票导览图中没有标出,相信不少人会忽视它,如果有意者切切不可忘记,毕竟中国也只有一个狄仁杰,更何况关于他的影视作品目前依旧流行,尤其那句“这件事,元芳你怎么看?”更是风靡一时。
过了狄公墓,前往齐云塔,虽然在门票导览图上明确标注出来了,但是我没有看到有旅游团甚至是任何一位个人游客前往。距离白马寺的路程也比狄仁杰的墓地更远了一倍之多,同时又因为周围树木成林,虽然塔尖高耸,不过从白马寺方向很难发觉。
齐云塔最初建造于东汉年间(公元69年),是我国第一座佛塔,金时期(1175年)重建,重修后的齐云塔距今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白马寺六景之一。它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砖头制作,塔的底部为正方形座底,,塔身周长最大处在塔的中腰,塔顶覆以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由下至上略呈抛物线状,线条柔和流畅,玲珑古雅、挺拔俊秀,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喜欢的朋友,如果您来到白马寺,博主强烈建议您一定要去看一看,白马寺都到了,齐云塔还远吗?
齐云塔的朝南方向每层都开有门可以俯瞰,但是奇怪的是我绕塔一周,没有发现它的底层有可以进出的门,不知道是不是从地基的下面进入。说起绕塔,很有讲究,需要从东至南再西后北顺时针绕行,圈数可以一圈、三圈、五圈…九圈,甚至可以上百成千,必须单数,圈数越多越佳,可以祈福许愿。我起初不明所以,没有注意到它的介绍,无意间绕了一个反圈,总觉有些心理忐忑,后来又重新顺着正确的方向绕了三圈,很想绕个333圈甚至999圈,可惜时间有限,相信佛祖一定会原谅我的,毕竟我即将赶赴的也是一处佛门圣地:少林寺。
(游览时间
白马寺7:40-8:45
狄公墓&齐云塔8:50-9:30)
关联博文:古都洛阳四日游
少林寺
《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
--------------------------------------------------------------------------------------------------
白马寺 







四十二章经



虔诚跪拜

早功课

早功课




这个里面也在做早功课

早功课
虔诚跪拜

偏于一隅的白马寺方丈室
藏经阁
藏经阁

藏经阁的锁
藏经阁天花板

(白马寺的后院)
--------------------------------------------------------------------------------------------------
狄公墓


-------------------------------------------------------------------------------------------------
齐云塔


绕圈的印迹
关联博文
《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