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短期看都市圈,远期看乡村振兴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操心首富的事情,操心大选的事情,不如操心自己身边的事情。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发布。
这份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清晰的描述。
1、远期看乡村振兴。
文件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件中再次强调,“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十四五期间,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将有更大的比例用于农业农村,到期末要达到50%。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2030年将达到70%。2030年后的中国房地产,更多的增长空间,将在乡村振兴。
2、近期看都市圈。
文件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这个表述,说明了当前的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到整个“十四五”。在这个政策背景下,短期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机会在都市圈及其周边地区。
3、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的新机遇。
文件明确提出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概念。“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在政策到位,金融支持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大健康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各类康养项目,将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