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售楼小姐的收入降低了20%。初闻此条消息,相信有一部份人会大喜。
一直以来,房地产的专业人士收入偏低。工程师收入不如售楼小姐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一些大型项目里,售楼小姐月入过万,工程师月入4000-5000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直以来,房地产的专业人士收入偏低。工程师收入不如售楼小姐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一些大型项目里,售楼小姐月入过万,工程师月入4000-5000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收入差距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房地产行业重销售,轻工程;重功利、轻专业的倾向。曾经有一位房地产老板跟我说:以后提拔老总,要从营销人员中提拔。以往提拔的总经理,大多是公关型、技术型的,以后要转向营销型的。
售楼小姐收入比工程师高,确实不是正常的现象。
从另一方面看,售楼小姐收入减两成,也给我们一个信息:行业未来并不会一帆风顺。售楼小姐的收入直接与营销收入挂钩,售楼小姐收入减少了,说明行业不够景气,有什么值得高兴呢?
很多年轻人投身房地产业,最简单的理由在于:干房地产赚钱多。然而,房地产的周期性,最终会让大家赚钱也呈现周期性。不管你现在拿的是100万年薪还是200万年薪。行业不景气或企业不景气了,收入照样会降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看,干房地产吃的都是“青春饭”,售楼小姐如此,工程师如此,企业老总也如此。
前一篇:中长期发展计划影响企业未来
< 前一篇中长期发展计划影响企业未来
后一篇 >换位思考:三部委政策落实的难题在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