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评论 |
房地产市场急需宽松的舆论环境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又被批评了。这个近两年来中国地产最受争议的学者之一,总避免不了被批评的命运。
昨天羊城晚报在A2版发表了文章《惊闻‘楼市混乱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董教授这次的“错误”在于表达了他的个人看法:“楼市秩序混乱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于是被扣上了“不知道老百姓是谁”、“甚至算不上个有文化的人”这样的帽子。
不久前,另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因为讲了一个观点,在网上被骂作“教兽”。
虽然董藩先生曾发表过声明,希望媒体报道“真实、客观”。但无济于事。倘时光倒流30年,肯定有很多人迫不及待要把他送进牛棚。
在目前中国大陆,最开放的舆论领域是娱乐和体育,现在恐怕要加上“房地产”了。在这些领域里,人们似乎都可以说他们所说,骂他们所骂。
但是房地产毕竟是很专业的,又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东西。“房地产娱乐化”确实很危险。
我和董藩先生认识,不久前还在台上一起做节目,我无意为他辩护些什么。
我想说,在目前的社会里,大家看得起有些学问的商人(尊称“儒商”),却万分看不起带些商业味道的文人。最近频受争议的几个教授,无非是带了商业气息的文人而矣。(无论他们有没有赚到钱)。
中国地产缺什么?特别缺理论探讨、标准制定、价值研判。一直以来,市场上都是开发商的声音。一直以来,我们在市场上感觉到的都是赚钱声。
房地产市场发展20多年,形成最独特的现象是:几乎没有专家的声音。即使偶尔有几个“著名房地产专家学者”,也是飞到哪儿,几乎说相同的话。为开发商助威撑场。即使不是斯文扫地,也是“为五斗米折腰”了。
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真正的学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董先生谈了文化问题,不管观点对错,至少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至少是作了思考的。北京大学有一位学者也曾谈到“文化与住宅运动”问题,上海有一位学者谈到“文化与一铺养三代”问题。都是很有益的探讨。这些都只是局限于当前房地产市场上的专业讨论,完全不需要闹到“民族文化尊严”这样的上岗上线。
董先生无论说了什么观点,都只是在他专业上的探讨而已。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表达的权利、争鸣的权利。舆论上应该有宽松的环境。
毕竟,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市场已经够混乱。倘再没有人出来说真话,老百姓就更被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