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实拍札记(二)(湖南之旅第三集)
这一集所拍图片基本上是岳阳楼,所以我得简介岳阳楼了。文字当然是从百度搜索的,但我进行了缩减。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2011年9月,岳阳楼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侧,为岳阳楼主楼辅亭之一,与三醉亭相对应,是一座呈六边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的小亭;占地面积44平方米,高7米,上盖绿色琉璃瓦。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阳楼,于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称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
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
我的照片是下边照片里的先生给拍的。
我的照片是这位先生给拍的。
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岳阳楼“四柱”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廊柱有12根,檐柱是32根,彼此牵制,结为整体,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