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科:狐亚科伪狐属

南美没有犬科代表物种狼,但盛产犬科不少独特物种,前面介绍的小耳犬、鬃狼、薮犬、食蟹狐等都是犬科的奇葩。类狐类最典型代表是伪狐类,是中小型犬科动物,已灭绝犬科的福克斯狼近亲就是南美的伪狐类。


南美盛产各种独特的鸟类,除色彩缤纷的金刚鹦鹉,外形怪异的巨嘴鸟外,出产康多兀鹫、孤冕雕(具体见鸟类之最:康多兀鹫)等大型猛禽。隼形目鹰科角雕属的哈佩雕(见上图),别名角雕,雌性比雄性大,雌雕平均体长达1.08米,翼展达2米,体重6.5-9千克,雄性重3.8-5.4千克,头部淡灰色,上身灰黑色,腹部白色,胸颈部有黑间,冠羽2个,翅膀浑圆宽阔,栖息于中、南美洲的热带低地,主要以蛛猴、吼猴、树懒长吻浣熊、负鼠等树栖哺乳类为食,也猎杀金刚鹦鹉等鸟类,是介于雕与鵟之间的种类,也是美洲最大最强壮的鹰,为濒危物种。冠雕属的冠雕(见上图),别名风头雕,体长71-84厘米,外形似哈佩雕,翅膀大而圆,尾长,但比哈佩雕体型修长而腿和爪则弱,头部枕骨突出,成体冠灰黑色,头颈部灰色,胸腹部灰白色,尾尖有灰、白、黑色带,分布于新热带的拉丁美洲,数量稀少,主要以鸟类、爬行类、负鼠为食,也捕食树懒、猴子,估计1000-10000万只,非常罕见,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狩猎已沦为濒危物种。


鹰科冕雕属的冕雕(见上图),别名冠孤鹰,体长73-79厘米,翼展170-183厘米,平均体重2.95千克,体色灰色,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栖息于疏林地和沼泽地,主要以犰狳、臭鼬、啮齿类、猴子等哺乳动物为食,也吃蛇类、鱼类及鸟类,濒临灭绝。鵟雕属的鵟雕(见上图),别名黑鵟鹰,体长60-80厘米,翼展149-200厘米,亚种2个,australis亚种体重1.7-3.2千克,指名亚种则不知,体羽暗栗褐色,背面有金属光泽。尾上、尾下覆羽均缀以白色和棕白色,趾黄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圆形有别于其他种,分布于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北部、委内瑞拉、巴拉圭、火地岛,常栖息于山区和丘陵,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类、鸟类为食,也吃腐肉和节肢动物,偶尔捕食灰狐、臭鼬等小型食肉动物,在南美也被驯化成猎禽,因栖息地破坏等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在一下地方非常罕见。

伪狐:濒危的南美狐种

类别:陆生哺乳动物 科目:食肉目犬科狐亚科伪狐属
产地:南美
濒危:濒危


伪狐属为南美洲特产犬种,共6种,如阿根廷狐(见上图),别名巴塔哥尼亚狐、南美灰狐,肩高40-45厘米,体长43-70厘米长,尾长30-36厘米,体重2.5-4千克,外形似灰狐而大,背部灰色,下体白色有斑纹,头部赤褐色,下颌有黑色斑点,耳朵较大,尾毛长而浓密。


阿根廷狐分布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大概有6万只)、智利,也可能生活在秘鲁和大西洋岛屿,包括福克兰群岛。


阿根廷狐杂食性,食谱包括小型哺乳动物、蜥蜴、青蛙、鸟类及鸟卵、昆虫、浆果、种子和腐肉。喜欢捕食和兔子、鸟类,冬季食物匮乏则主要以腐肉为主,也捕捉啮齿类和犰狳。


阿根廷狐有助于控制啮齿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数量。阿根廷狐吃水果,种子随粪便排出而得到传播。


人类对阿根廷狐的繁殖行为了解不多。阿根廷狐实行一夫一妻制,繁殖期8-9月,怀孕期53-60天,幼崽一般10月份出生,每胎产仔2-6个,幼崽断奶期尚不清。幼崽4-6个星期随同雌兽离开巢穴,1年左右性成熟。


阿根廷狐因过去人类对其皮毛需求而长期遭受大量猎杀,该物种在南美不少地方已消失,已被列为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山狐(见上图),别名厄瓜多尔胡狼、寇巴俄狐,体长60-120厘米,尾长30-45厘米,体重5-13.5千克,是南美洲大陆内体型仅次于鬃狼的第二大的犬科动物。


山狐外形略似赤狐,背部毛呈灰色,头部、颈部、耳朵和腿毛色呈红色或棕色,下巴白色,脚红色,背上有一斑纹。尾巴长而蓬松,尾尖黑色。


山狐分布在厄瓜多尔及秘鲁至巴塔哥尼亚及火地群岛。在安地斯山脉以西最为普遍,栖息在开放辽阔的地区及落叶林。亚种2个。


在福克兰群岛上也见到山狐的踪影,可能使由人类所引入。已灭绝的福克兰狼可能是山狐的近亲。


山狐主要吃啮齿目、兔、鸟类及蜥蝪,有时也会吃植物及腐尸。


山狐有时会攻击羊,故会被人类猎杀或毒杀。


山狐在一些地区,因栖息地破坏加上人类狩猎导致数量已很少,但该物种种群整体上却未受威胁。


达尔文狐(见上图),别名达氏狐、达尔文胡狼,平均肩高25厘米,体重3千克,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狐,大小同家猫。


达尔文狐和伪狐属的其他种类相比,腿较短,毛色是暗灰色的,腿部和面部有红色。腹部、喉头、胸口和耳内有白色或奶油色毛。耳壳红毛特别鲜艳,是一种比较容易区分的犬科物种。


达尔文狐仅生活在智利南部沿海温带森林,总数量现存大约300百只,其中成年狐数量相对较少。90%以上的达尔文狐生活在大约200公里长、62公里宽的Chiloe岛上。


达尔文狐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虫、其他无脊椎动物,也吃果实。


达尔文狐全年可繁殖,每胎产2-3仔。


达尔文狐独居,不惧怕人和狗,有时会进入房间觅食。不幸的是,野犬和家犬会猎杀这种濒危物种,是达尔文狐的最大威胁。而当地人认为达尔文狐会捕食他们的家禽而毒杀或用陷阱捕捉并杀死它们。


Nahuelbuta国家公园残存的达尔文狐正受到家犬带来的各种疾病的严重威胁,而温带森林的采伐导致达尔文狐栖息地减少,加上偷猎幼狐作为宠物出售,目前,达尔文狐种群生存岌岌可危,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截止到2012年底,达尔文狐总数量现存大约320只, 在奇洛埃岛上有 250
只,在南美洲大陆上有70只。达尔文狐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欣赏隼形目美洲鹫科康多兀鹫属的康多兀鹫


欣赏隼形目鹰科冕雕属的孤冕雕


欣赏隼形目鹰科角雕属的哈佩雕(角雕)


欣赏隼形目鹰科冠雕属的冠雕


欣赏隼形目鹰科冕雕属的冕雕


欣赏隼形目鹰科鵟雕属的鵟雕


欣赏食肉目犬科伪狐属的阿根廷狐


欣赏食肉目犬科伪狐属的山狐


欣赏食肉目犬科伪狐属的达尔文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