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类之最:北美金鸻

鸟类飞行之最最有趣,也是科学家、生物学家研究乐此不疲的源泉,游隼是短程冲刺的冠军,雨燕则牢把长途飞速头把交椅,北极燕鸥(见下图)更是以一年一度的从北极到南极的往返迁徙而闻名天下,飞行距离长达80000公里,一生飞行的路程将超过240万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迁徙距离之王。


鸟类迁徙研究界继续在“革命”,新的记录被不断刷新。有研究表明,飞行速度最快的鸟是军舰鸟(见下图,如丽色军舰鸟),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40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2006年,科学家发现灰鹱(见上图),每年都以8字型队列飞越太平洋,迁徙路线长达4.6万英里,一举打破北极燕鸥创造的极地冰盖间的迁徙距离长达2.2万英里的记录,轻易将“迁徙距离最长”的吉利斯桂冠戴在头上。


斑腹沙锥(见上图),是鸟类家族中罕见的既能飞得快又能飞得远的成员,在仅仅两天时间里不休息地完成从瑞典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跨越整个欧洲的洲际飞行,并以97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完成高达6760公里的飞行里程,刷新了动物世界中无停留长途飞行的最快纪录。有趣的是斑腹沙锥不同斑尾滕鹬飞越大海无法中途停留的客观现实,中途可停歇却坚持马拉松式长途飞行。

唯一的能与斑腹沙锥相媲美的马拉松飞翔鸟类是斑尾塍鹬(见上图),这种产于欧亚大陆和阿拉斯加的冻土带的小型涉禽,为迁徙鸟类。2007年,科学家记录一只斑尾塍鹬塍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从阿拉斯加迁徙到新西兰,为期9天的长途飞行达11500公里,创下了在空中连续飞行距离的最新纪录。斑尾滕鹬打破了同类大杓鹬(见上图),从澳大利亚东部迁徙到中国,创下了6400多公里的飞行纪录。

北美金鸻:海上马拉松

类
别:涉禽
科
属:鸻形目鸻科斑鸻属
原
产地:北美
濒危指数:渐危
美丽指数:★★★★ 奇特指数:★


涉禽、游禽鸟类飞行记录的主要缔造者,除了上面的北极燕鸥、滕鹬、沙锥、灰鹱外,涉禽中的鸻类也是著名的迁徙鸟类,如比较常见的东方鸻、金眶鸻(见上图)。北美金鸻能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成为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


鸻科约30余种,多种胸部突起,许多种类上体纯褐、灰或沙色,下体苍白。环鸻前额白色,有1或2条黑带横过胸部,如环颈鸻(见上图)。金鸻属和黑腹鸻属于繁殖期上体深浅二色交杂,下体黑色,如双斑鸻(见上图)。


鸻类胆量很小,警觉灵敏,受惊时迅速飞起。生活在高地牧场和草地的鸻吃昆虫,如双领鸻〔见上图〕)。灰斑鸻(见上图),又名灰鸻,繁殖于全北界北部,越冬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地带。迁徙途经中国东北、华东及华中。常见冬候鸟于华南、海南岛、台湾和长江下游的沿海及河口地带。


北美金鸻,又称美洲金斑鸻、美洲金鸻,为鸻形目鸻科斑鸻属,同属的欧金鸻(见上图)、金鸻外形都非常相似。金鸻(见上图),别名金斑鸻、太平洋金斑鸻,全长约24厘米,雄鸟体上黑色,密布金黄色斑,体下黑色,一条白色带位于上下体之间极为醒目,繁殖于北美洲背部,冬季在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过冬。欧金鸻,又称欧洲金斑鸻,是著名的迁徙鹬鸟,繁殖在欧洲;迁至非洲、印度及东南亚越冬。


北美金鸻,体长24厘米,甚似金斑鸻,雄鸟体上黑色,密布金黄色斑,一条白色带位于上下体之间极为醒目,区别在初级飞羽过尾,白色的眉纹较粗,体羽多灰色。飞行时脚不伸至尾后。


北美金鸻繁殖于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北部;越冬在南美洲。迷鸟见于日本及中国。为罕见迷鸟,在香港有记录。


北美金鸻外形与金斑鸻相似,叫声也相同,为清楚的单音或双音尖厉哨声chu-weet,第二音较高,常被误认为金斑鸻。


北美金鸻单独或成群活动。栖于沿海滩涂、沙滩、开阔多草地区、草地及机场,尤其是近海机场。


北美金鸻为杂食鸟类,主要以植物种子、嫩芽、软体动物、甲壳类褐昆虫为食。


北美金鸻繁殖期5~7月,在沼泽地中干燥地面上营巢,每窝产卵4~5枚。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28天。


和不少雁鸭类、鹬类相同,金鸻类在孵小鸟时,遇到敌人会把翅膀摊开装死,引开敌人,保护小鸟。


金斑鸻是著名的迁徙鸟类,欧洲金斑鸻迁徙距离较远,北美的金斑鸻更是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而著称,成为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


北美金鸻善于迁徙,美洲东部的金鸻经常飞越大西洋和南美洲,来到南方的巴塔哥尼亚。然后沿着密西西比河流域返回。美洲西部的金鸻可以一口气不停地飞到南太平洋的鸟屿。

欣赏美丽的欧金鸻(欧洲金斑鸻)

欣赏美丽的金斑鸻

欣赏美丽的东方鸻
欣赏美丽的东方鸻

欣赏美丽的双领鸻
欣赏美丽的灰斑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