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2010-12-04 18:26:47)
标签:

原创

猎奇

动物

世界

精彩

自然

传奇

迁徙

鳗鲡

翻车鱼

海鳝

洄游

近亲

杂谈

分类: 动物世界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

       鱼类的迁徙活动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洄游”,大多数的鱼类可以说都是洄游鱼类,只有少数鱼类不表现出规律性的洄游。全球变暖造会改变鱼类的迁徙的路线,如鳕鱼(下图)和其他一些鱼类会因为海水温度的变化而迁移数千公里,从而改变北冰洋生态系统的格局。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许多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在深海和浅海中要分别度过部分时间。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的翻车鱼(见上图),长相奇特,性情温顺,主要以水母为食,是河豚科的巨型亲戚,是所有多骨鱼中最重的鱼种,体重可达3000千克。不少鱼类都进行生殖洄游,典型的如鳗鱼与鲑鱼都具有洄游特性。不过与大马哈鱼不同的是淡水区的鳗鱼,在生殖期游向深海产卵,称为远陆洄游。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有些鳗类不是鳗鱼,如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圭亚那河的电鳗,也是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电鳗外形极似鳗鲡,但不是真正的鳗类,而与鲤形目的脂鲤类近缘,体长2米左右,重达20公斤,体表光滑无鳞,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能与电鳗一样放电的鱼类,还有南美的象鼻鱼、原产地非洲刚果河的电鲶(见上图)、海洋中的电鳐等。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大海的召唤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类    别:鱼类            科 目: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

原产地:北美            食 性:肉食性             

美丽指数:★★            濒 危:濒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是一种典型的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鳗鱼全世界有18种,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常见的欧洲鳗美洲鳗(见上图)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如澳洲鳗(见上图)。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欧洲鳗(见上图)成体在淡水中度过,为繁殖后代穿越大西洋,到马尾藻海去产卵。产卵后的成体欧洲鳗会死去,留下幼鱼自己返回欧洲。欧洲鳗的近亲蓝带鳗(见上图),成年鳗鱼超过0.9米长,长相奇特,色彩艳丽,是鳗鱼中的佼佼者,能活20年,是水族馆非常受宠的一种鱼类。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海鳗科约有8属14种,常见的海鳗(见上图),又称海鳝,体无鳞,吻长而尖,上颌长于下颌,口大,牙大而尖锐,性凶猛,贪食,喜摄食虾、蟹、鱼类和乌贼等,属肉食性鱼。蛇鳗科多达200种,遍布全世界,大多在热带与温带水域,形似蛇,远较与之近缘而富进攻性的海鳝温良得多。该科生活于太平洋暖水域珊瑚礁中的龙鳗(见上图),又名豹纹海鳝,锋利的锯齿状牙齿暴露于嘴外,但只有在饥饿和被激怒时才会主动攻击,经常在晚上猎取食物,嗅觉极为敏感,喜欢摄食一些鱼类和章鱼。康吉鳗科约100种,鳗鱼和海鳗是近亲,生性凶猛,我国有2种,如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的日本康吉鳗(见下图)。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别名日本鳗鲡,俗称白鳝、青鳝、风鳗、河鳗鳗鱼,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该科代表性物种,也是为“生于海、死于海、育于河”的典例。同属的除欧洲鳗、美洲鳗、澳洲鳗外,还有菲律宾鳗、鲈鳗。鲈鳗(见上图),别称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花鳗鲡,最大个体达2.3米以上,重40-50公斤,广东称作鳝王。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身体细长如蛇形,长最大可达1.5米,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尖,眼小,吻部平扁,口大,唇厚,下颌稍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鳗鱼分布于马来半岛、朝鲜、日本和我国沿岸及各江口。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通常白天潜伏于石缝或土穴中,晚上才出来活动。由于体表多半覆盖黏液,可暂时离开水面,在晚上时蠕行于陆地,由一水域到另一水域,具有很强的溯水能力,其潜逃能力也很强。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腐败尸体,更有部分个体的食物中发现有高等植物碎屑。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喜欢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栖身,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鳗鲡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这种生活模式,与鲑鱼的溯河洄游性相反,称为降河洄游性。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每年春季,大批幼鳗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雌鳗逆水上溯进入江河的干、支流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有的甚至跋涉几千公里到达江河的上游。到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在秋季又大批降河,游至江河口与雄鳗会合后,继续游至海洋中进行繁殖。雄鳗则通常就在江河口成长。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的性别是后天环境决定的,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则减少,整体比例有利于族群的增加。鳗鱼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鳗鲡产卵场远在几千公里以外介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纳群岛中间的深海。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欢流水、弱光、穴居,性情凶猛,贪食,好动。

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自然奇观:动物大迁徙(鳗鱼)    鳗鲡类生长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少刺多肉,并具有清凉解暑、滋补强身的作用。近年来,日本鳗鲡、欧洲鳗、美洲鳗等较多人工养殖,我国养殖鳗鲡增多,肉质爽脆,一年四季皆常见,但以夏冬两季最为肥美可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