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喜食蜂蜜动物:蜜獾
看过《上帝也疯狂II》的人对非洲的蜜獾肯定过目难忘,这种疯狂的动物既可爱又可笑,几乎是睚眦必报,不仅咬破了博士的直升飞机轮胎,还一路尾随博士,滑稽搞笑。蜜獾是非洲明星动物,出镜率极高,恐怕是鼬科最盛名的物种。


獾类种类不多,蜜獾是另类,最大最凶猛的獾类当属产于北亚的狼獾(见上图),别名貂熊、飞熊、月熊,这种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动物,既有狼的残忍,又有獾的体形,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像一头小号棕熊,为杂食性动物,但主要捕食驯鹿,是著名的“贪吃的家伙”。同样贪婪无比、盛名远播,可跟狼獾相提并论的是袋獾(见上图),袋獾名为獾,可不属于獾类,为有袋目袋獾科动物,只产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肌肉发达,十分壮硕,凶猛好斗。袋獾是世界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其特色在于黑色的皮毛、遭遇压力时发出的臭味、非常大声及刺耳的尖叫以及进食时的丑态,是被誉为澳洲塔斯马尼亚恶魔。

蜜獾:最不怕死的蜜客

类
别:哺乳动物 科 目:食肉目鼬科蜜獾属
原产地:亚非
食
性:杂食性
美丽指数:★★
濒危:无 
獾类中当属獾属的动物为代表,最著名的当属狗獾,也称欧亚獾(见上图),有5个亚种,通常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爬行类等。猪獾(见上图)遍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见于东南亚等地,体形大小似狗獾,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
蜜獾,为鼬科蜜獾属的唯一一种动物,体型和獾相当,体长约60至102厘米,另加尾长约16至30厘米,高约23至30厘米,背部为灰色。蜜獾长相独特,身体厚实,头部宽阔,眼睛小,外观看不出耳朵,有个外观平钝的鼻子,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雄雌间的体型差异甚大,雄性的体重有时是雌性的二倍。

蜜獾主产于非洲,而南美洲的巢鼬属巢鼬长相与蜜獾相似,该属是一种介于臭鼬和其他鼬之间的动物,共两种巢鼬。大巢鼬(见上图),也称南美巢鼬,额头发白,长相似巢鼬,但躯干上部没有披上蜜獾那样的白毛。小巢鼬(见上图),体长40-69厘米,重1-2.5公斤,比大巢鼬略小,均是杂食动物,主要以小的哺乳动物、鸟及其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为主,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蠕虫及果实、核桃、块茎等等。


蜜獾分布范围很广,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蜜獾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包括雨林、开阔的草原和水边。

蜜獾一般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善于挖洞,白天在蜜獾地洞中休息。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


蜜獾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猎物多达60余种,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还捕食让人生畏的剧毒蛇类,如著名的眼镜蛇和蒙巴蛇。


蜜獾性格勇敢、坚毅,顽强,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蜜獾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且十分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在自然界众甚至豹或狮子都难轻易杀死它们。


蜜獾爪子和牙齿锐利,个性凶猛,甚至同类相残,尤其幼仔,一半以上难存活。蜜獾皮毛光滑,一般动物难以伤及其要害。蜜獾能杀死鳄鱼,且是捕蛇专家,对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吃掉5尺的蛇。


蜜獾酷爱蜂蜜,会不顾自身的安危直接冲进蜂箱,这也往往导致蜜獾不幸死亡的根源。蜜獾最独特之处是与黑喉响密鴷结成“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寻找蜂巢,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