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卢沟桥(散文)

(2007-11-24 21:55:22)
标签:

文学/原创

    今天是星期六,劳累了一周的冬阳彷佛也想休息,天大亮了还不想起来。或许是我们的虔诚感动了它,九点多钟,才仓促地披着一身的薄雾照看着我们。与这料峭的寒冬相反的是我们的一腔热血!上个世纪,我曾两次到过。那时,只要快进入北京,我们就坐在车厢里,穿过茫茫的朝雾中看到卢沟桥的雄姿。本世纪以来我曾数次经过这里,可是,再也无法目睹卢沟桥的雄姿了——原来,列车已经废弃了与卢沟桥相望的铁路桥。今天,迎着飒飒的寒风,我们一踏上卢沟桥的花岗石,只觉得一股热血在全身奔流!
    啊,这就是卢沟桥,一座历史的名桥!
    卢沟桥下曾经是波涛滚滚的永定河。永定河系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全长747km,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自治区的43个县市。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汇入官厅水库,以下称永定河。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没有永定河就没有北京城。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空间。北京是一座具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和八百五十年建都史的举世罕有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这座名城就是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外,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北京城原始聚落蓟城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不管三千多年前的永定河是流经卢沟桥,还是流经高粱桥处,永定河上的古渡口都是古代先民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但是,自古以来,永定河夏秋每有暴涨,洪水成灾。为了安全,人们只能选择距渡口不远,地势较高,且近于水源的蓟丘一带建立最早的居民点,并以蓟丘命名为蓟。蓟是北京城最早的前身和最初的名称。还有永定河水是北京城直接或间接的主要水源,是永定河水滋养了古今北京城。又再者,在金元明清时代,北京城市建设所需用的大量木材和城市生活所消耗的难以数计的木材和木炭,多取自于永定河中上游流域。也就是说永定河中上游的茂密森林是历史上北京城所需木材、木柴和木炭的主要来源。
卢沟桥距天安门15公里,是燕地通往华北平原的要重要的古渡口。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必须建一座耐用的大石桥。这座大石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1192年落成,初名广利桥,后改称卢沟桥,康熙年间曾被大水冲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卢沟桥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卢沟桥是一座壮美的桥!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为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桥加印道全长266.5米,桥面宽7.5米,桥身全用坚固的花岗石建成,下11个券孔,中间的券孔高大,两边的券孔较小。10座桥墩建在9米多厚的鹅卵石与黄沙的堆积层上,坚实无比。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设分水尖,形似船头,分水尖上还安置了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以减少洪水和冰块的冲击,人们把三角铁柱称为“斩龙剑”;桥墩顺水面做成流线形,并向内收进如船尾,洪水一出券洞即被分散,大大减弱了洞内水流压力。其次,每一桥墩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连,构成整体,共同承受负重。桥为石砌连续圆拱,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嵌有带棱角的铁锭榫,把石间紧紧相连。直到现在,桥的负重仍可达439吨,这在世界建桥史上实属罕见。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在281根桥望柱上有姿态各异的大石狮,另有若干小石狮分藏在大石狮的头上、身前、背后和爪下,大小石匠狮共496只,令人叫绝。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金、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雕刻的石狮使卢沟桥变成了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在桥的两端各设有华表4根,高约4.65米,无论是近看或远望,其高度与体量同桥的比例很协调,既壮观又优美。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一座碑亭内竖着清康熙帝重修卢沟桥碑;另一座碑亭内立有清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是一座英雄的桥,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侮的见证,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脊梁!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向位于卢沟桥东的宛平城发动攻击,国民党第29军将士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以鲜血和生命为全面抗战拉开序幕!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京都的拱极卫城。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
    “位卑未敢忘国忧”。漫步在卢沟桥上,一方面,我为祖国日新月异的成绩而欣慰,而鼓舞;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联系当前国内和国际的实际,尤其联系正在潜长的日本右翼势力,不由得不警醒。诚然,好客的、坦荡的中国人是不记仇的,但是,日本法西斯留给我们的三千五百万同胞的重大伤亡代价、一千多亿美金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五千多亿美金的间接经济损失的惨痛历史教训我们能够忘记吗?正在悄悄复活的日本军国之魂和顽固坚持不认罪的现实,我们能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吗?结合中国近两百年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我至少要认识到以下的道理:    
     1、中国必须必须强盛,中国国防必须强大;
     2、中国人必须挺直自己不甘落后、不甘受辱的民族脊梁;
     3、中国必须加强执政建设,中国不能腐败,腐败就会背离人民,腐败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4、中国只能坚持团结、坚持统一,不能分裂;
     5、中国不能忘记人民的力量,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再见了,卢沟桥!——不屈的中国人民心中的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