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识字问题,无论是在新浪博客还是在各种媒体上,争论的热火朝天。我一直没有凑热闹。今天,就自己的经历和我在女儿成长中秉承的识字态度,写下我的观点。
http://s11/bmiddle/499bfca1t8b77c72effea&690
(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第一辑:草莓酱阿姨,大鼻子牙医的豌豆,柠檬王的宫殿,会讲故事的壁炉,面包太太和面包小仙子,北极熊逃走了。一共六本,单册10元,赵明创作,本人策划,2010年5月新书。)
我自己从小没有上幼儿园。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图书不丰富和经济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的姑姑叔叔们倾尽所有(我10岁前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给我买当时在北京最好的儿童书。我至今都记得有《小马过河》《动脑筋爷爷》《格林童话选》……我5岁开始给周围小朋友讲故事乐此不疲——没有人拿识字卡教我认字(家里不买的),但我很快认识了很多字。这点使得我轻松在5岁半入学,而且语文能力不差。别的我不知道,我喜欢读书在家人有被整治的年代里,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候,即便有别人会歧视我的家庭。
所以,我的快乐来自读书,我读书是因为我能自己看,而我自己看并不是有人叫我认字。完全只因为,就因为——我记住了而且随后我越看越多——那个时候就开始在书里认字的。
在女儿识字这里,我不装模作样也不误导大家并且承认:我也买过识字卡片,也用识字卡片给她看。当她很小(1岁左右)的时候,识字卡发挥的是认识物品的功能,因为有图。我不像有些人明明孩子认识了很多字,就是不敢说是否用了识字卡在教。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卡片,这无可厚非。不过,通过识字卡识字对于我的女儿来说,实在效率不高。我当时的观念觉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所以她应该识字。但很快我发现她不认字却有很好的阅读兴趣,不认字不妨碍她看书,不认字而我享受给她读书,这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于是,识字卡在我家美美上了幼儿园后,反倒被束之高阁。我必须强调的是,美美认识识字卡的字,但她大量的字反倒是通过反复阅读中认识了的。
像所有孩子一样,美美会问这是什么字。我就在这个时候教她认字。她不问的时候,我就读,把好玩的字有意识地指读——“指读”,对于在阅读中识字很重要。不过,与其他孩子相比,美美识字量不算多,因为我没有刻意教。我有意为之的是在户外看井盖看各种标识,还有看车牌什么的。坦率地说,美美的自主阅读,从来没有像其他识字多的孩子那样,原封不动地把原书一字不差讲出来。她是在创编,讲的时候都对,也都把关键内容和关键语句讲出来,不过还增加了更丰富的自己的想象。对于我而言,这很好。我不反对她编故事,我不在意她是否从头到尾把我们讲的故事书背诵下来。
只是在当今的时尚教育风潮的影响下,有些貌似学了几天儿童心理的人,开始把识字说得一无是处!试想,如果没有识字量,孩子的独立阅读是无法开始的。所以,家长绝对不能被误导,所有鞭笞识字的人他们自己的孩子不也早早认识了很多字吗!学前教育行政部门也严格禁止幼儿园识字教学,但这不意味孩子不能在学前阶段识字!
我觉得在孩子三岁前就拿识字卡片不停教孩子识字的做法,着实不科学,毕竟像谢军女儿那样的孩子是少数。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几千个字呢!但从4岁以后,孩子有了识字的兴趣,她准备好了,可以识字,但是,我仍然建议大家尽量轻松地让孩子在丰富的阅读语境中去认字,这更有效而且,双效——阅读和识字都一次进行,节约了儿童的认知负荷。
千万不要把识字当任务给孩子认,枯燥而且不代表她就能学习好。因此,我所要强调的是:3岁前用识字卡教幼儿识字绝不可取;阅读是识字的媒介,孩子可以在有情境的语境下伴随学习汉字;识字多少不是衡量和比较孩子能力的指标,孩子是要通过识字建构培养阅读、学习的意识!
这就是我策划赵明老师编写的《快乐识字童话绘本》的初衷。我们给孩子设计了一个童话情境,然后用中国独特的汉字结构,把偏旁部首带出汉字来。非常精致的图画,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开本设计!这也是赵明老师和我做客北京爱家广播接受小群采访时谈的核心观点。(2010年7月12日晚8点半北京电台爱家广播播出: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480&start=20100712200000 请用鼠标把时间拉到33分钟后。此外,6月7号晚小群和我还给家长一起推荐了一本故事书:《小猪的爱情》。链接: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480&start=20100607200000)
http://s9/middle/499bfca1t8b77b4f8ab38&690
(左起:本人,服装赞助燕博士;赵明老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毛毛狗故事口袋主持人左小群)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识字这个问题?识字的目的是什么?5/6岁就认识上千字可取吗?
我觉得:第一,识字多少不重要,要看你的方法和孩子的年龄。如果成天背识字卡,不可取。
第二,识字是为了阅读,不认识字,孩子就不能自己阅读;但是,识字的孩子,未必能很好的阅读!
第三,上学前认识上千个字,为了什么?孩子不累吗?
第四,任何走极端的做法,我觉得有待商榷。把识字说得毁了孩子、完全禁止识字教学的的,未必正确。这些都要看孩子的年龄段。如果到了大班,再不识字,幼小衔接——尤其是进入小学时就会出问题。同样,那些通过识字卡教孩子识字,把孩子识字多当做一种什么能力的,也未必就有什么价值。
第五,家长不要盲从。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中国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作为学过几年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生、自毕业来一直从事与此相关的出版工作,并且我自己也是一个妈妈,这个角色使得我和周燕博士怀有同样的坦诚——我们不会表面文章写一套,背地一套——周燕博士坦然承认她在奥数面前终于屈服了,因为孩子升入4年级了,必须要现实面对小升初的问题——她已经坚持了3年不让孩子上奥数,作为班上的“另类”,做的非常好了。反观一些人,文章里字字对现实中国教育体制不满,什么都可以被他批评,但私下还不是为孩子的学业做了更多填鸭教育吗!只是他把这样的表现,文字码出来是说自己什么都不教。
我再次引用日本儿童阅读研究大师松居直先生的话:“人人都认识论语的字,可又有几个人能理解论语呢?”这段话我太喜欢了,多次在给家长的讲座、节目访谈中说到。
因此,儿童的能力不是识字多少体现的,真正无人相比的是理解能力、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的女儿马上就6岁了,她还是在阅读中慢慢识字。我不急。我相信喜欢书的孩子,必定能在阅读中,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和学到远比识字量更重要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