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5,431
  • 关注人气:22,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漂女孩儿(短篇小说)/朵朵

(2020-05-08 14:51:53)

新人自白

 

  我和文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5年前。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发现一家新开张的书店。好奇的我走了进去。我依然记得,那个有点闷热的夏日午后,我斜靠在一排高大的书架旁。书店老板流着汗,正往其他书架上码书,无暇顾及我这个只看不买的读者,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顺利地读完了一本《顾城诗选》。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顾城,第一次看到他那张著名的、戴着白帽子的照片。那天晚上,12岁的我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第一眼》,送给顾城,送给那双忧郁的眼睛,那只薄薄的嘴唇。那些年正值青春年少,敏感内向,喜欢自省,喜欢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开始写诗,一发而不可收拾。诗,是我文学上的第一个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把目光从自身投向外在,投向他人,我渐渐摆脱了那个封闭而充满想象的内心世界,开始关注更为宽广的外部世界,关注那些更为复杂多变的人性。于是我开始尝试写小说。如果说写诗让我对审美疲劳的世界重获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新鲜感,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饶有趣味,那么写小说则让我对“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多的理解,更少的偏见。小说成了我文学上的第二个朋友。从2000年来京读大学至今,我已在北京生活十九年,这十九年里看多了、听多了、想多了,自然就想写出来。《北漂女孩儿》这个短篇就是这样诞生的。

 

 

 

  一位三十岁的北漂女孩,从员工到副经理,再到经理,前方还有主任的位置在召唤,一旦攀上那个位置她就是中层了。只是她的这点欲望被各色人等看在眼里。年长四十岁的男人那点暧昧的暖意,闺蜜对进京机会的觊觎等等——那个令她梦寐以求的位置,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结局?

 

北漂女孩儿

朵  朵

 

  早上洗漱照镜子的时候,静雅还是被自己吓了一跳。紧连着两只大眼睛的是两个若隐若现的眼袋,有点像键盘上的两个方块格子,静雅忍不住用食指按了按,大概里面装着的就是昨晚陪伴自己的五杯茶吧。她想。皮肤是那种暗哑的黄。果然是三十岁的女人,经不住熬夜。可是难道自己愿意吗?她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失眠了。必须补救。她想。因为今天,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从今天开始,她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疲惫,邋遢、憔悴,她必须打起精神,从内到外都向大家证明她值得这个机会。她是最合适的。于是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整整四十分钟,当她从梳妆台前的凳子上站起来,满意地转身离开时,我们只能叫她jenny,而不能再叫她张静雅了。

 

  即使是在拥挤的地铁里,她也依然保持着挺立的站姿,一丝不苟。五厘米的红色高跟鞋,黑色的A字裙,没有一个皱褶。高挑的身材,双肩打开,平直,像一个衣架,撑起了一件黑白格纹衬衫。地铁里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气味混合成一种奇怪的味道,扑面而来。她依然努力保持着挺立,她不想被这一个多小时拥挤烦躁的通勤之路打败。她的一天还没有正式开始。等她听到手机铃声时,电话已经响了三次。她拿起来看了一眼,然后又默默地放在包里了。然后手机就像个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一路都在叫。甚至旁边的人都听到了。一个女人轻轻碰碰她的手臂,是不是你的电话在响?她不得已又拿起电话,掐断吧,有点不忍心,甚至没良心。只好接通了,还好是在地铁里,她借故信号不好,回头再说,终于挂了电话。她忽然觉得很累。想找个位置坐下来。不管怎样,抓住那个机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她给自己打气。

 

  她第3000次随人流涌出地铁口。有一次她忽然转向回地铁站里找东西,逆流而走,她终于有机会看到这些西装革履的男人,这些口红鲜艳的女人,他们从地下一个撕破的口子里涌出来,涌向那些玻璃幕墙的高楼里,像极了20年前,她在工厂门口等妈妈,看到下班时从铁门里工人们涌出来的样子。只是服饰变了而已,神情神态都是那么相似。还有那些耸立在马路两旁的玻璃高楼,他们直插云霄,尖锐、冰冷。不过,有时候阳光正好从一栋楼的墙面反射到另一栋楼里,那光彩夺目的样子也像钻石。今天,她看到的是钻石。

 

  公司里,消息总有两个传播途径。一个面上,一个地下。面上的消息,往往都是经过层层过滤,流传得慢,以正面为主,往往只见结果,没有原因,或者没有真实的原因。比如,文件里说谁谁谁任命了,谁谁谁罢免了……好在,还有一个地下传播渠道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八卦的心。这个渠道,传播迅速,真真假假,夹杂着,泥沙俱下,就这么滚滚而来。比如,某某某和某某睡了,然后升职了;某某某离婚了,然后又和某某某结婚了。算来,张副主任已经有两周没来公司了。张静雅从不去主动打听什么。她坚持一个理论,消息,尤其是八卦消息往往会顺着那条暗河主动找上门。昨天在食堂午餐的时候,当“小事儿”一屁股坐在她身旁,用胳膊肘杵杵她,满脸神秘地问“知道张副主任去哪儿了吗”的时候,她心里一笑,知道这是“消息”来敲门了。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消息竟然让她一夜无眠。当时她坦然自若地用勺舀着碗里的汤,一口一口往嘴里送。表现出异常的镇静:“不知道”。她知道,“小事儿”就等着这句呢,“不知道”这三个字就像阀门,一拧开,他的话就滔滔不绝往外流,势不可挡了。“我给你说,张副主任被抓了,出入会所。会所,你懂得,被蹲点的警察逮个正着。”“啊”,静雅不知道自己吐出的这个字,是真惊讶,还是为了鼓励“小事儿”的消息灵通。“小事儿”咪咪一笑,话锋一转“看你的啦哈”。“关我什么事?看我什么?”“别说你不关心此事。我只给你说一句,苟富贵,勿相忘哈。”说完,小事儿哈哈哈笑着走开了。他又窜到别的桌去了。他的消息就是这么上窜下跳得来的。要想打听点什么都难不倒他,用他的话说:不过是小事儿一桩。于是,大家开始叫他“小事儿”。

 

  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已经支开躺椅,横七竖八地睡下了,霸占了整个过道。静雅无心睡眠。她打开电脑,准备敲完上午剩余的报告。不知怎的,思路总是受阻,一句话也往往要打好几次才完成。往右边望去,一排领导办公室,都关门闭户。领导们也习惯午睡。只有尽头那间,敞着大门。空洞洞的,像她的心。那是张副主任的办公室。是静雅最喜欢的一间办公室。七年前,她就在这间办公室接受了大老板的面试。那时公司初创,只有几十个人。在她一腔慷慨激昂的陈词后,大老板站起身,走到她身边,拍拍她的肩膀:“很好,我希望你同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等公司壮大了,你就是创业元老了。”公司果然越做越大,租赁的办公室不够用了,又往上延伸了几层。大老板搬到顶楼办公室。这间就腾出来了。这依然是张静雅心目中最理想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远离喧嚣,正适合像她那样安安静静做事的人。她不喜欢被人打扰。报告实在写不下去了,想靠着椅子眯一会儿。同事此起彼伏的鼾声实在太吵人。她坐在工位上,望着那间办公室发呆。

 

  她来公司七年了。她的重心几乎都放在了工作上。从员工到副经理,再到经理。别人说她有野心。其实她只是习惯了优秀。就像她的学霸时代。中学时,她拼命地考第一。终于如愿考入北京的重点大学。又如愿成了北京人。人生就是不断地追求更高、更强。不然呢?只是在经理这个位置上,她待得有点长。可能还要一直等下去。部门里职位有限。前面是两位主任,都年富力强,正常来说,只有他们中的某位退休或离开,才可能腾出位置来。现在自己只能算是个基层骨干。往上再走一步就能成为中层领导。收入会翻倍。这一点很重要。她想早点解决那个困扰她的问题。而现在,机会来了。论资历,论能力,她都是副主任位置当之无愧的候选人。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