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孤烟的围脖
孤烟的围脖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917
  • 关注人气: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如是》收获好评,让赖声川竖大拇指的张杰,都经历了什么?

(2021-11-24 10:13:39)

曾在乌镇戏剧节好评如潮、在上剧场开启过多场演出的话剧《曾经如是》,于11月22日至23日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

这部话剧是华人戏剧家赖声川酝酿了10年的剧作,由张杰、郝蕾等演员们共同演绎,总时长近7个小时,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附近村民们的故事。他们的平静生活被一场意外打破,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在四处漂泊的旅程中,逐渐展开对于人性、对于时间、对于命运、对于人与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和吟唱。

张杰饰演的多吉,用他的歌声吟唱话剧中“净土”这个主题,他纯净的嗓音,以及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纯粹与坚韧,帮助他更好地完成角色塑造,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净土幻境当中。再次登上话剧舞台的张杰迎来观众广泛好评,部分观众对比之后,称赞张杰的表现比第一次更加成熟,对于细节的处理也令人惊喜,并感叹他声音太干净了,舞台上的表演张力十足。

在我看来,张杰想演好这部作品至少要跨过三道坎儿。

首先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说服自己接下多吉这个角色。今时今日的张杰,时间被出唱片、开演唱会、做公益和各种演出工作填满,通过话剧来丰富履历这种事儿并不是必须。因此,他参演《曾经如是》不是玩票,而是留出时间来完成连续多场的演出和前期多达两个多月的排练。

另一个角度,成功了对他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但在外界看来可能也不过是尽到演员本分,可一旦演不好,就会招致各种的不解和批评。权衡利弊谁不会?迈出这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只能将张杰的动机归结为他想要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完成对另一种表演艺术的追求。

其次,话剧确实有很高的表演门槛,是考验和历练演员演技的舞台。用张杰的话来说就是“one take”,在台上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演员的动作、台词、情绪、唱腔,任何一处瑕疵都被观众看在眼里。这既需要公演前期勤奋、细致的排练,也需要在表演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

而且,《曾经如是》是赖声川的作品,被誉为《如梦之梦》姊妹篇,“表演工作坊”作为业界金字招牌,观众只会要求得更苛刻,张杰的压力可想而知。

于是,纪录片中的张杰褪去了以往舞台上的光芒,他常常面壁背词,一个人在墙角默戏,虚心向导演和其他演员请教,每句台词都细化到每个字的读音。

从最初照着剧本念台词都磕磕绊绊,到后面越来越找到状态,张杰的努力和进步有目共睹。导演赖声川也表示,他决定选张杰,不是因为他唱歌好,而是看到了他认真、努力的优秀品质。

《曾经如是》里有音乐元素,同样是唱歌,和张杰在演唱会的舞台上还不一样。一方面是发声和唱腔的不同,话剧里多吉的歌极具民族特色,声音务求干净,高亢、悠长,有独特的韵味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演唱会的舞台上是在聚光灯下努力地表现自己、成就自己,但话剧是集体创作,要成就他人。

所以我们看到张杰对于这点的领悟和认真,他不停地和对手演员交流、沟通,和乐手演员也从伴奏变成了乐器和歌声的呼应。

在不断努力下,张杰完成了走近角色到走进角色的变化,就如他所说,站在舞台上的那六个多小时仿佛进入一场梦境,在梦境中他就是多吉,每一个唱段仿佛也不再是前期排练的结果,而是随性有感而发的心声,每一次张口都刚好能唱出最恰当的歌声。

第三道坎儿,是自己破圈的同时,也要改变粉丝和观众对自己仅仅是当红歌手的固有认知。《曾经如是》中,“新人演员”张杰扛起的角色并不简单,而且,在观众和粉丝的印象里,张杰是拥有太多热门金曲的当红歌手,在话剧舞台上容易让人出戏,只有更投入、更精准的表演,才能让人相信多吉这个角色。

张杰做到了,纪录片中赖声川说,他收到过粉丝的来信,信中写道,这位粉丝买票只是想看张杰,话剧开始之后也始终把目光集中在张杰身上,一直看他的戏。但到了后来,他慢慢不再管张杰,而是管多吉,关心多吉怎么了。

赖声川认为,这是对张杰最高的表扬,说到这里,赖声川为张杰竖起了大拇指。

可以说,两轮演出,让我们看到了张杰在陌生领域的大胆尝试、在表演上的努力、认真与成长,希望他以后可以更多地涉足表演,因为《曾经如是》让人看到了努力和认真的力量,我们永远可以相信努力、认真的张杰,而不仅仅是歌手张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