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雨孤树
烟雨孤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1,180
  • 关注人气:5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缜密(1)注释

(2007-08-09 15:03:48)
标签:

知识/探索

司空图

诗品

二十四则

意解

缜密

注释

分类: 文艺评论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
    意解·缜密(1)注释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缜密(1)注释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
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注释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①。意象欲生,造化已奇②。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③。要路愈远,幽行为迟④。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⑤。犹春于绿,明月雪时⑥。

 

①“是有真迹,如不可知”。看似缜密无瑕的诗歌,其实痕迹是存在着的,不过因为诗人很深的艺术造诣,以至让读者浑然不觉,有如天衣无缝一般。

 

②“意象欲生,造化已奇”。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意境的营造一般通过意象这一创造因素展开,意境和意象之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是二者关系最明确的表述。在中国,“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大辩于魏晋(关于言、意、象),及至南朝,刘勰明言意象之说:“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缜密(1)注释思》)第一次提出“意象”一词。其后,唐代诗人非常重视意与象的有机结合。以至连西方意象派的鼻祖庞德,也承认他所运用的意象艺术的方法,是从中国唐代诗歌中学习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如果能以自己的主体情志(意)去观照外物(象),那末在这种意象将要形成之时,缜密的描画就会如天地造化那样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

 

③“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这是一组比喻。意在强调犹如宏阔的大自然中也有细腻绵密的风景一样,艺术也如水流的柔美、花开的匀称、晨露的晶莹一样,有着缜密浑厚之美。

 

④“要路愈远,幽行为迟”。《二十四诗品浅解》云:“要路,犹正路,必经之路也。……要路之所以愈远者,等无可躐。”这里所谓的“等无可躐” 应出自《礼记?学记》所说的“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其中的“躐等”即不按次序,逾越等级的意思。杨廷芝可能认为司空图的意思是不循正路,越等而行,就会越走越远。孙联奎《诗品臆说》云:“要、读平声,约也。约行之路甚远,是引而伸之。”以“约”释“要”是对的,“要”是“邀”的通假字;以“引伸”释“愈远”,似不合。这一句是说:欲求诗歌的缜密,不应执意相约于物,不可人为地仅务形似,倘若这样,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约之愈近,去之愈远。反之,随心所欲,全不在意地信步行来,却能意与境会,妙手偶得,达到自然天成的缜密之境。

 

⑤“语不欲犯,思不欲痴”。这里的意思是说诗歌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象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诗人对诗作中的深意应藏锋不露,不可一泻无余地全盘托出,这就是所谓的“语不欲犯”。而诗人兴到之处,要有极丰富的想象力,不可过分地凝滞于外物,对描写对象的过于痴重与固执,会造成思虑呆滞的毛病。正如叶燮所论述的那样,他说诗之至处,“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内篇下)

 

⑥“犹春于绿,明月雪时”。这一组比喻都与缜密有关。春来大地,绿意是愈来愈浓;明月照雪,其细密之处也是可想而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