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钟宜霖
钟宜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8,368
  • 关注人气:2,7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戏二三事

(2018-04-05 01:28:02)
标签:

文学

中戏

戏文系

在伦敦

小说

分类: 伦敦随笔


一日为师,终身为偶像。

——题记


我考中戏的故事说来话长。


1993年初,我16岁,正在读高三,那时的我已经写完了两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和诸多中短篇。这些小说都是我偷偷在上课考试之余,半夜三更黑灯瞎火地躲在被窝里写出来的。有时候打着手电筒,有时候在床头点一支蜡烛,在床头放一个小箱子,稿纸放在上面,弓着身体刷刷地写。


中戏二三事

想当年我也算是个文学少女,也不知道那时我哪儿来那么大的劲儿,愣是在学习那么紧张的高三(那可是高三啊同志们)上学期花整整一个月的课余时间(也就是宿舍的熄灯时间),写完了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后来出版的第一本书:《阳光雨季》。说到这里我顺便插一句,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在14岁的暑假写完的,在不用上课的情况下写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次高三只用了一个月,所以我觉得人都是逼出来的。十多年以后,当我在英国奋笔疾书不舍昼夜地写下我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在伦敦》(就是今年刚刚出版的这本)的时候,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为什么?说了啊,人都是逼出来的,哈哈哈。


回到我的少女时代,写那个长篇是1992年10—11月的事。那时我写小说全都是偷偷摸摸写的,压根不敢让父母发现,否则的话还不被我爹给骂死啊!都什么时候了,都高三了,你不好好抓紧时间玩命学习复习,还不务正业,写什么小说?!!这不是找死吗?小说什么时候写都行,可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那可不是耽误了你一辈子的远大前程?


他们说的这些道理我全都懂,但是,怎么说呢,我这个人,好像天生就特别喜欢写小说。在我还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已经会给我的幼儿园同学或者是家里的表弟们讲故事了。我至今都还记得,忘了我是六岁还是八岁那年,暑假回四川老家,在铁佛镇那个古老的明清时代的小镇子里,我太爷爷的房子都还是全部用原木建造的。我脑海中仍然有那天的那一幅画面,就是在我太爷爷古老的木头房子里,在中间挑空大梁的大厅里,我搬了张小板凳坐在中间,两个小表弟坐在我对面的板凳上,目不转睛地听着我讲着自己现场编造的故事——那个故事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还记得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而且绝对是当时六岁的我原创的情节,就是那个故事的主人公,皇帝,从出生的时候就被发现他有着两张脸:一张是漂亮的脸,一张是丑陋的脸。


如此的想象力,就算二十多年后今天的我都感到汗颜,因为现在的我,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这样的故事来了。所以说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也最惊人的,这话绝对不错。


虽然从小我就爱给弟弟们讲故事,可我是从什么时候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形成文字,开始写小说的呢?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12岁开始写小说的,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我妈没事在家收拾东西,无意中发现了我的一份手稿,而且是字迹非常工整地写在方格稿纸上的。然后她扫描了其中两页从北京发给我(如图)我这才赫然发现原来我写的第一篇小说,竟然是这篇落款写于7岁的《雪娃娃》。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一个小女孩堆了个雪娃娃,然后她做了个梦,梦见这个雪娃娃活了,变成了人跟她一起快乐地玩耍。但春天终究是要来的,所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娃娃不断地融化,最后就死掉了。女孩于是伤心地哇哇大哭。故事的结尾,是女孩突然从梦中醒了过来,然后她赶紧跑到院子里去,却发现她的雪娃娃还好好地站在雪地里呢,一动也没有动。


中戏二三事

说是童话,其实也不是童话。整个故事大概有两三千字(300字的稿纸写了11页)。要知道7岁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字儿都还认不全啊,更别说能去看什么小说了。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小说是9岁还是10岁才开始的,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小孩子都爱看的《西游记》。在除了语文课本之外啥都没看过的情况下还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我觉得我喜欢写故事完全就是天生的本能,无师自通呀。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爱写小说会跟考中戏有关。那就是,如果不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那一场考试,那一场在今天看来改变了我整个人生的考试,我爱写小说甚至在高三都还在写长篇如此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的行为,在老师和父母看来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这完全就是个大逆不道让大人伤透了脑筋不成器脑子进水猪油蒙了心的坏学生啊!!!


你这不是自毁前途吗?马上就要高考了啊!!


我一直都觉得,能考上中戏真的纯粹是因为我的命好,运气好。因为一直到1993年1月以前,中戏是什么,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我爸爸早年是文工团的编剧,他当然知道中戏,然而我妈,这个以前是医生,后来半路出家改行当了中学语文老师的人,也只是听我爸偶尔谈到过曹禺是中戏的名誉院长之类的,压根没想到过中戏会跟我有什么关系。而我,则更是一无所知,一无所闻,完全只沉浸在我自己16岁的小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写小说。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92年底。这时候,我妈在去广州出差时偶然遇到了中戏戏文系毕业的导演成浩,然后她无意中跟他聊到了我爱写小说,也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在中学生杂志上)的事情,说她打算让我考什么大学的中文系,成导当时就说:“考什么中文系啊,你就让她考中戏吧!中戏有戏剧文学系。”


就这样,本来对中戏还有戏文系一无所知的我的妈,在向中戏毕业的成浩导演详细了考中戏的程序(比如说几月份需要去哪儿参加考试之类的)之后,回来就兴冲冲地对我爸说:“咱们的孩子可以去考中戏!”


没想到的是,文工团专业编剧出身、文革后改行当了老师的我老爸立刻一桶冷水就给我妈泼了下来:


“她去考中戏?纯粹是天方夜谭!!她狗屁不懂,连写戏的门都没入,能考上中戏?她要能考上中戏,我给你磕三个响头!”


多年以后,今年春节我回国去深圳的姑妈家过年,姑妈还提起了这件往事,笑说:“后来我们都拿这件事取笑你爸爸,问他:你的头磕了没?”


在1992年,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没有现在这样突飞猛进,那时候要去北京参加考试,对我父母都是中学语文老师这样的家庭来说,还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别的不说,就连往返北京的火车票路费都要好几百元,在那时候这笔钱还真不是一笔小数,大概相当于当时我父母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所以在我爸爸看来,既然我根本不可能考得上,就根本犯不着花这么多的钱,大老远地跑去北京,参加一次根本考不上的试。


好在我妈一直都惦记着这件事情,虽然当时我自己完全懵懂,不知道中戏是什么,考试又会考些什么,但如果只是要我在考场写小说的话,那我绝对没问题,不在话下。所以对于是不是去北京考试的事情,我是赞成我妈的主意的。我妈于是日夜在我爸耳朵边唠叨,死活要送我去考中戏,可能最后唠叨得我爸实在是不耐烦了,于是他看了一下我妈找来的中戏面试的考试资料后,发现在离我家不远的成都有一个考点,便松了口说:


“如果你实在非要她考一下试试,那就去成都的考点考吧,这个近,坐火车几个小时就到了。”


而如果去北京,在当时坐火车需要两天一夜。


然而我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她眼里其他所有的地方都是“外地”。她和我爸一样,都是文革的时候从北京被流放到四川的这个小镇上的,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文革结束以后他们也没能回到北京,于是我妈日日夜夜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回北京。


所以,我妈无论如何都要送我去北京考试。我爸则认为她纯粹是在无理取闹,瞎浪费钱。


因为我爸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我百分之一万地绝对考不上。


他做出这种判断,是基于他做过多年文工团的专业编剧,而且自己也写过无数个舞台剧剧本的经验。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编剧,所以他认为我压根不是这块料。


然而我妈也尽力说服他说:“人家成老师说了,戏文系考的不是要一个高中生会写剧本,考的是一个综合能力。考试的资料上不也写清楚了吗?初试考的是文学常识,复试考的是写散文,三试是面试。哪一试也没有考让她写剧本啊!”


但无论我妈怎么说,我爸仍然只同意让我去成都参加艺考。并且夸口我狗屁不懂,绝对考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纯粹是因为赌气,我才把藏在学校宿舍里从不敢拿回家被父母发现的那一摞,厚厚的,大概有几十公分厚的在20X20方格稿纸上手写的长篇小说的手稿,在那个周末特意带回家,气呼呼地扔到了我妈面前,说:“你让他看看,这是我上个月刚写完的长篇!”


据我所知,我爸虽然是川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又因为成绩优秀被分配到了中国文联当编辑,可截至当时,他一辈子也没写出过一部长篇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在16岁高三刚刚写完的《阳光雨季》才出现在了我父母的眼里。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打死我也是不敢拿给他们看的。怕被我爹打死。


据后来我妈跟我说,在读完这部小说的那个晚上,我爸在上床睡觉时对我妈说:“看完这个小说,我倒是觉得,以后这孩子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都不用我们操心了。”


我妈一时还不明白,说:“你是说她还是考不上?”


我爸说:“我是说,就算她考不上大学,或者不上大学,咱们都不用担心了。她就算不上大学也能够继续写下去。”


记得那时年纪小,我还并不能太明白我爸这句话的深意。现在才明白,这真的就是他对我最大的肯定了。


*


就这样,大BOSS通关,我妈终于得以带了年方16岁的少女我,千里迢迢地赶赴京城,上京赶考。


然而即使在赶考的路上也是一波三折。从我们家的小镇到火车站,要先坐两三个小时的长途大巴。从大巴中转站下了车,我和我妈好容易转车赶到了县城火车站,却发现火车站人山人海,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因为去北京的火车一天只有这一趟,那天在站台上等着上车的人特别特别多,多得就好象现在的春运一样。我这么形容真的绝对没有半点夸张,因为在火车终于进站停靠以后,在这个小站只有两分钟上下车的时间里,突然之间,所有的人群一拥而上,就好象身后就是洪水,如果上不了这趟火车就会被淹死一样。无数的人潮疯了一样地往上挤,你推我搡,还有的把小孩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大家争先恐后地疯狂拥挤着,生怕过了这一分钟就上不了这趟车,那么今天花了几百元买的火车票也就泡汤了。


在火车停下来,成百上千的民工疯狂往上涌的那个瞬间,我妈牵着我的手,瞬间明白了当时无论我们怎么往里面挤,我们母女俩也绝无可能穿过这些疯狂的男人们挤上这辆开往北京的列车了。火车停站的时间只剩下一分多钟,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我妈紧紧拽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到了旁边最近的一个穿着列车员制服在一旁等着到时间关门上车的大叔跟前,急得火烧眉毛地对他说:


“这可怎么办啊,孩子要上北京去考试,要是赶不上这趟车她就错过考试时间了啊!”


那个五十开外的大叔听了,看我妈急得痛不欲生的样子,嘴角微微一笑,从上衣胸口的口袋取出插着的笔,另一只手则从衣服侧口袋掏出一个印着铁路局专用的小本子,在上面随便划拉了几个字然后撕下来,把那张小小的纸片儿递给我妈说:“你拿这个,往前面走到第一个车厢,然后交给那儿的列车员就行了。他会让你们上车的。”


我妈当即千恩万谢地谢过了这位不知名的大叔,然后带着我紧跑慢跑地跑到了大叔所说的车厢,呼哧带喘地把这张救命的纸片交到了在那里等着的列车员手里。说来也怪,后面的这几节车厢挤成这样,就好象集中营难民在逃难一样挤得你死我活的,在这前面的两节车厢里,站台上却空一人,只有零星的几个列车员在车门旁站着把守,只等着到时间关门。


列车员一看纸片上的几个字就跟我妈说:“行,你上车吧。”


我和我妈立刻如遇大赦一般地,从那个一个乘客都没有的车厢上了车,然后对放我们上车的列车员不住地道谢。


列车员看我妈紧张成这样,反而笑道:“你不用谢我。这是我们列车长的条儿。这节车厢是我们工作人员的专用车厢。不过你们不能坐在这儿,你赶紧带着孩子继续往前走吧,走到第三节车厢就可以找地儿坐下来了。那节车厢有座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等,我本来打算写个两三千字的小文,讲讲我考中戏的故事,可现在突然发现我人还没到中戏呢,这都已经写了五千字了。完了。看样子这故事一时半会儿我是写不完的了,难不成我爱讲故事的毛病又开始发作了,就这点儿陈芝麻烂谷子,我还能写成个几万字的小中篇不成?中戏二三事


不管怎么说,我考中戏的故事现在才刚刚开始呢,欲知后来如何,且听后文分解:)


——未完待续——




附注:这篇文章的起因本来是因为我在中戏的王宛平老师发的一条朋友圈。。

中戏二三事

中戏二三事

咔咔。。怎么说来说去又开始卖书了。。哈哈。。不要打我。。顺便发个小广告哈中戏二三事

《在伦敦》新书出版两周,亚马逊已经卖断货,当当正在限时五折: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38858.html  中戏二三事中戏二三事

新书上市,请读者朋友们看后评分支持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563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