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村的水系智慧

(2006-09-09 13:45:42)

宏村的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感慨于她漫天的繁星,有人沉醉于她质朴的民风。而宏村带与我的感动在于她的水系,以及她折射出的古人的智慧。

 

七月底,我去了一趟仰慕已久的安徽古村落-宏村。对宏村的印象源于她的地位-世界文化遗产,源于她独特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源于网络、书籍上对于她“自然美”的赞赏。但真的当你身临其境,触动的可能恰是她的水陆交通。

宏村的水系智慧

所谓交通,交错横通,往来通达。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水陆运输发达,出现了许多专业的商业市镇,而邻近江浙地处江南山丘的古徽州,却只有水道与江浙互通,陆路重山阻隔,都市化程度很低。但徽商中富商大贾居多,他们大多分散在农村,而且聚族而居,经济实力雄厚,家族管理制度也非常严格,再加上传统徽文化的渗透影响,就形成了具有独特地方环境和艺术特点的古村落建筑群。这时期的村落景观如清代《歙事闲谈》所载: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立,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

与宏村村民闲谈,他们无不首先骄傲于自己的水、水系。特别是冬天,水从山上涓涓流下,清澈甘甜,刺骨但是爽心。

听当地的导游介绍,宏村水系的建设源于火灾和风水之说。那个从西递嫁到宏村的徽州女人胡重娘,用她笃信不疑的风水理论,说服了深受火灾之苦的汪氏宗族,请来当时著名的地理风 水先生何可达,对村庄重新布局规划,宏村历时十年,终于完成了引水进村入户、建成牛形村落的总体设计构想。

古人崇尚自然,以天人合一的传统观表达着人与自然的相通、和谐。他们选择良好的地势、地貌、地形和自然朝向、采光通风的基本条件来建造村落,依山傍水,就地取材,特别是利用当地的土石材料烧制小青瓦、石灰等建筑材料,才形成今日宏村乃至徽派建筑“水墨画”般的强烈视觉效果。

在积极地对山水环境进行选择的同时,宏村人也巧妙地对水系进行人工安排。也就是所谓的“牛肠”,有的在村前汇合;有的穿村中而过,流进家家户户。这样根据地形特点精巧地处理池渠水系,形成的人工水系网络,不仅有利于生活、生产用水,也有利于防火、调节水位、湿度,净化空气和美化村落环境。

宏村的水系智慧

 古人崇尚,一般在村落中部布置宇祠,环绕宗祠建支祠,围绕支祠设家祠。在宏村中部,就有被成为“牛胃”的月沼池。月沼池周围住的也都是宏村当时地位最高,身份最贵的人物。月沼的每一角,都是一处绝妙的风景,她溶进了600年的沧桑,殷殷牵动着历史的遐思,凝聚和承载着那么多情感与眷恋。

在宏村的停留是短暂的,对她的记忆却很深远。宏村的美,在于她纯净的空气,在于她淳朴的民风,在于她的“水墨”,在于她的“星罗”,更在于她独特的水系和她的折射。徽州古村落的选址、山水自然条件利用和水系布局中的环境艺术手法,体现了古人注重山环境自然美,并将自然景观与建筑、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和谐相融。摒弃其中的迷信之说,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更在生态环境、空间环境和整体环境给人以自然灵气和心灵感悟,在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体现着无穷的智慧与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