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摄楠溪江系列  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2012-06-15 13:23:04)
标签:

20120525

二人转

浙江

温州

永嘉

岩头

文房四宝

苍坡古村

我行我摄

旅游

分类: 踏古觅踪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

【游摄楠溪江印迹  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地址:岩头镇  门票:10元/人

相关链接【自驾5天】五月,沉醉在楠溪江、仙居的山水美景、田园风光中忘了归期

 

交通(从苏州出发):苏州绕城——杭州——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枫林路口下——岩头镇——苍坡古村

 

苍坡古村,原名苍墩,为李姓聚集之地,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从岩头镇过去很近,步行也就数十分钟的路程。

古村的布局比较匠心独具,是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来布局的,

整个村庄大地是一张纸,池塘是砚,入景区大门即看到的东西走向的街道是笔,

笔尖正对村西的笔架山,笔街旁边的石条为墨锭,

个人感觉,如果您在楠溪江逗留的时间足够充裕,那苍坡古村还是可以去看看的,村子离岩头镇区很近,门票价格也不高,十元,据我观察,在那里逃票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随便找条巷子就可以进入古村了。

我们是在从暨家寨回岩头的路上顺道去的苍坡,说实话,雨中的苍坡古村轻烟氤氲、水色迷离,还是能让人有一些心动的感觉的:泛着清亮油光的长街,透着斑驳渐变色调的老墙,被细雨打破了平静的那方砚池划着一圈圈细密的涟漪,村子背靠处的远山凝黛,透明的雾气环绕在四周,所有的这些,就那么自然的被揉和在了一起,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真是很美,或者文绉绉的说,有些泼墨画卷的境意了。。。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2】

景区入口处的长街是笔,笔尖正对着村西的笔架山。

旁边的池塘是砚,笔街旁边的石条是墨锭。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3】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4】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5】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6】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7】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8】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9】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0】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1】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2】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3】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4】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5】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6】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7】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P 18】

【游摄楠溪江系列 <wbr> <wbr>第四辑】“文房四宝”苍坡古村

 

苍坡古村

温州永嘉有一宋代的古村落名苍坡。苍坡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苍坡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它的建筑理念源自文房四宝。进木结构的村落大门,一条直线的石板道纵贯全村,为笔;石道中间过一桥,由五块大小匀称的石条搭成,为墨;整座村落占地面积最大的为石道两侧的莲池,为砚;而呈长方形的村子则为纸。该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及古柏,以及砌在村落四周的鹅卵石围墙,墙内树龄很老的榕树,树下的亭和檐上的龙,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