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谈富士通杯比赛公开的可能性

(2009-04-09 15:00:00)
标签:

富士通杯

棋手

lg杯

公开赛

古力

韩国

体育

分类: 围棋

文\丁香晴空 http://blog.sina.com.cn/sunnyclove

 

第22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将于09年4月11日起在东京开幕,中国有7名棋手参赛,他们分别是免选的上届冠军古力九段和第三名常昊九段,中国棋协5个名额:孔杰七段、邱峻八段、谢赫七段、朴文尧五段、周睿羊五段。在目前世界的围棋比赛中,韩国的三星杯和LG杯已经开始实现预选赛制,正在举行的第一届BC信用卡杯更是全部的公开赛制,相比之下日本富士通杯24人的名额限制以及中日韩三国以外地区的名额分配显得似乎就没那么有说服力。目前,日本棋界也出现了将富士通杯公开化的呼声。实行三星杯一样的预选赛制,对所有职业、业余棋手开放。然而这个变化可能么?晴空觉得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下面请听在下的一点分析。

 

说富士通杯比赛,或者说日本目前举办的世界大赛公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是基于下面几点理由。

 

第一、日本和韩国比赛的成本差别较大。参加过数年的韩国三星杯和LG杯预选赛后,中国棋手和领队普遍都找出了在比赛中省钱的诀窍。然而这些诀窍在日本是难以行得通的。众所周知,日本东京是世界上消费最高的城市,赴日本参赛(东京)的日常花销成本可不是去韩国可以相比的,在日本东京一天的旅馆要数千人民币,加上来回机票就非常可观了。如果富士通杯也采用目前韩国比赛公开赛这样的仅提供对局费而不承担食宿费用的话,恐怕大多数日本以外的棋手都要认真考虑成本问题,可以想象很难形成三星杯和LG杯这样的热烈环境。这个因素同样出现在东京以外的棋手身上,尽管日本的新干线发达,从西日本到东京一天内肯定可以到达,然而东京外的棋手如果要自己出食宿费用,也是和他们的习惯所不符的,这点上看,甚至部分日本国内的棋手(特别是关西棋手)也要考虑参加比赛的可能性,而绝对不可能出现韩国的公开赛上两三百名韩国棋手齐上阵的情况。

 

第二、日本的组织者善于井井有条的组织活动。君不见,每年年初日本各项大小比赛的对局日期就已经排定,而且是雷打不动的。对于参赛人数不固定且对局安排较散乱的公开赛来说,是不太符合日本的组织习惯的。日本人喜欢严格的秩序而可以排斥可能的混乱,这个特点决定他们不会因为公开赛的热闹和宣传效果就会轻易改变自己对于比赛组织的认知。

 

第三、日本高手难以放下身段去参加对局费低廉且风险较大的公开赛。前面说了,因为赴日自费参赛成本高昂,因此可以想象勇于参加日本公开赛的基本都是对自己棋力较有自信的外国棋手。按照目前日本棋手在国际上的实力,尽管是七大头衔获得者,也可能会被中韩无名的小将击败,这是对于非常看重名誉的日本棋手难于接受的事实。日本一流棋手很难放下架子,前往韩国参加选拔,其中固然有国内棋赛奖金高昂,没有太大必要去参加公开赛外,更有担心落败丢脸的因素在内。如果是在日本国内举行公开赛,那么日本一流棋手就将面临直接的这种窘境,可以想象重视日本棋手意志的日本棋界也是难于支持这种目前看来非常利人而不利己的公开赛在日本诞生的。

 

综上,日本国内诞生这种公开赛的可能性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可能性仍然是接近于零的,除非日本经济界出现一次大的变化,让一向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日本棋手失去目前丰衣足食的环境而必须要靠在国外大赛上去捞取奖金,否则的话,日本的棋界封闭环境是难于打破的。

 

围棋文章推荐:

谈谈幼儿开始学棋的年龄

BC杯给中国围棋带来的清醒剂

正官庄杯令人兴奋 是否质变还需再观察

古力——超级棋士

韩国围棋面临空前改变 双刃剑可能造成危机 

李昌镐明年结婚 中国小龙也要加油

令人兴奋的中国围棋乱象初现

应合理安排棋手日程

中国围棋定段升段方式是否可以多样化?

为什么韩国棋手畏惧服兵役?

 

其他博文推荐:

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下的生活——系列之八

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下的生活——系列之七

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下的生活——系列之六

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下的生活——系列之五

 

也来谈谈幼儿园的一些事情

谈谈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

放松二套房贷不能救市

谈谈经济危机下如何计划生活

这次是三聚氰胺 下次还可能是什么!?

谈谈中国和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之差别

家庭月收入多少才可以买房? 

 

丁香和晴空的新浪网上小站:http://blog.sina.com.cn/sunnyclove/ 欢迎您的光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