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 最喜欢的作家及作品
>很多,没有“最”,有“最”就会遮蔽掉另一些同样美的东西。
> 二. 认为现代青年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多读点人文类的“无用之书”。哲学启人思索,历史使人明智,文学予人情感。人之谓“人”,此为至要之事。
> 三. 对自己文学成就的看法
>谈不上“成就”二字,仅是一个带着好奇心在文学圣殿里四处游荡的观光客而已。
> 四. 认为文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
>带着感情去思考,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
> 五. 怎样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不悲观,也不乐观。我们已经拥有不少优秀的作家,但还缺少“大”作家。“大”当然来源于个人的天才,也来源于时代。
> 六. 自己对古典与现代文学的见解
>将中国文学人为划分为“古代”和“现代”,而且界划分明壁垒森严是愚蠢的,并不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
>我正在尽一点最微薄的努力,将“古代”和“现代”打通,能做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自信工夫不会白费。
>
>很多,没有“最”,有“最”就会遮蔽掉另一些同样美的东西。
>
>多读点人文类的“无用之书”。哲学启人思索,历史使人明智,文学予人情感。人之谓“人”,此为至要之事。
>
>谈不上“成就”二字,仅是一个带着好奇心在文学圣殿里四处游荡的观光客而已。
>
>带着感情去思考,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
>
>不悲观,也不乐观。我们已经拥有不少优秀的作家,但还缺少“大”作家。“大”当然来源于个人的天才,也来源于时代。
>
>将中国文学人为划分为“古代”和“现代”,而且界划分明壁垒森严是愚蠢的,并不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
>我正在尽一点最微薄的努力,将“古代”和“现代”打通,能做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自信工夫不会白费。
>
前一篇:吴熊和先生挽联
< 前一篇吴熊和先生挽联
后一篇 >拙著《纳兰性德》(实为《纳兰词选》)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