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过还是躲过?那些擦肩而过的公司!

(2013-10-11 21:58:59)
标签:

财经

    “今夜八零后”里有个笑话,要求用一句话把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用上,答案很搞,在后面。
    一年多以来,仔细看过好几家公司,有的还看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近两年,可最终都放弃了,按老大老二这样数一数也挺有意思。
    第一家是世联地产,上市不久买过,盈利还好。又仔细看了公司的主营,轻资产嘛,赚钱方便,公司主营又很坚持方向,就越加看好,下手也快。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稀缺,沪深股市独此一家地产中介。后来注意到这东东实在波动很大,卖掉了。再后来就一直观察,等到楼市调控,它跌的厉害,公司甚至季度开始亏损,觉得机会来啦,就又买进去。差不多有一年多吧,信心很足,知道调控走不远的。当时的口头禅是:要利用政策的荒谬赚钱。再再后来,是两件事改变了主意,一是发现与其长期拿房地产的股票,考虑到按揭杠杆,可能不如干脆买房子,大致上算了一下,很确定;其二,终于意识到,股票的稀缺实在是没啥毛用,公司的稀缺才行。中介稀缺吗?如梦方醒。不管稍有亏损,不管拿了那么长时间,卖了走人。
   也可能不会再回来

    老二是等了三年的爱尔眼科。这个从上市到想买的时候,居然等了三年多,是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最终没买。现在涨的多,关注度也高起来,当初波折挺多的。爱尔上市之前看了招股说明书,觉得还好,医疗嘛,稳定,加上稀缺,也是沪深仅此一家新发上市连锁医院,又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眼科,三项收入看上去也都很稳定,只要大家继续爱护自己的眼睛,就有钱赚。没料到碰上市场共识,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层的市场思维,上市就大涨,只好干瞪眼看着。后来公司碰到对高分子手术的质疑,这是他们排在第一的主营,冲击很大。于是对那种手术仔细看,再三看,也照本宣科,按照费雪的十五点原则去闲聊中询问,结果发现在眼睛手术上分歧非常大,原因如出一辙:眼睛太宝贵了不能太随便。同时在世联的经验也让我能够区分,什么才是真的稀缺。不用说,各大医院都有眼科,初步估计全国有规模甚至有点名气的眼科大概不下几十家。哪里敢说稀缺?只不过别人没上市,如果医改大步走,这是个什么样的市场还很难说。除非你有别人没有的技术和品牌,可是有么?在向一朋友咨询时知道,他是准备做这个手术,但候选的前两家都是国外的医疗机构,爱尔他也问过,勉强排第三。就此打住。此后爱尔是涨了,但与我无关。

   老三老四更有意思,一是华谊,一是光线,现在看都是大牛股呵呵。都看了一年多,甚至自己没买就开始向朋友推荐,但对电影电视制作稍稍知道些,就迟疑。后来和一私募朋友讨论,话赶话说了一句:好公司、好导演、好演员与好电影之间不是没有、而是缺乏必然的联系,说完自己也想清楚了,这是一个前景相当不确定的行业,最多是胜率高一点而已,说白了,长期持股基本是赌。和赌哪一球队能出线一样一样的。
   这样可不行。再后来,都涨得厉害。可那又怎么样?不要说个案,连事实都敌不过逻辑。因为事实带有阶段性,只有逻辑长命百岁。

    安慰自己的话:每一个人都有错过的公司。何况还不见得是错过,搞不好是躲过。
    老五的以后再说。
    对了,造句的答案是:老大对老五说“老三老四老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