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幕考"能否扭转艺考中“走后门”的现象?

(2007-03-02 16:11:15)
分类: 高考有约
    今天在紫云的博客里,看到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度本专科专业招生考试的消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周将要开始的考试将首次采用“拉幕考”,考官对考生只能“闻其声”,而不可“见其人”。节前我已经从沈阳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中了解到,今年是采用“拉帘”的方式考试,因为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考试形式,我感觉挺新奇。今天看到上音也要采用这种方式,才知道这种考试正规的名字叫“拉幕考”。
    所谓“拉幕考”,就是在招生的每一个考场内都拉上幕布,幕布由深色的厚布做成,高度、长度根据考场的情况而定,在考场上把考生与考官完全分开,沈音传来的消息说考生在幕的一侧,里面已经在地上画了圆圈,规定考生必须站在圆圈里,不知道是不是会把考生的考试过程录像。拉上幕布后,考生与教官之间则完全通过声音来交流,这样将使得考官的评判更加客观、公正。
    我在网上GOOGLE以后发现,这种“拉幕考”是一些严格的国际比赛中的惯例,也是一些国际知名交响乐团常用的聘用乐手的办法。采用这种形式,乐手和评委在屏风的两端,互不见面,仅凭声音决定是否聘用。近几年国内的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在竞聘时也采用这种选拔方式。
    如今将其引用到招生考试中来,可以说是与国际接轨。这样可以避免考官打分受到人为、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也许会成为今后类似艺考的模式。我想采用这种艺考的模式,的确会给考生与家长带来好处:
    1、考生与考官完全隔开,能够消除考生的紧张情绪,便于考生集中精神,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2、艺术类招生不像其他文化课考试,有标准化答案。艺考中考官起重要的作用,面对面的评判难免会加入一些个人因素,使得评分在主观上造成不公平。采用这种考试方式,考官由“直观”变成“直耳”,根据考生的声音质量来评判,可以使考试相对公正。
    3、如果这种方式今后在各个相关艺术类招生中采用,可以相对使那些真正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不会因为种种因素被当在外面。真的希望每个有音乐天赋又喜爱音乐的孩子,都会有廖昌永那样的“运气”。
    但是我们也知道,音乐艺考中的个别专业不单要“听其声”,还需要“观其人”,因为一个人的音乐表现力不光是体现在声音中,还会体现在他们的肢体语言中,不知考官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学参加艺考的考生,不要以为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竭尽全力备考,各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硬道理。另外我还希望明年会有更多艺术院校艺考采用这种方式,更希望随着这种方式的普遍使用,艺考中“走后门”的现象能被彻底杜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