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者龚鹏程
学者龚鹏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77,738
  • 关注人气:3,2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談易49/50

(2015-12-08 19:19:52)

龚鹏程谈易之四十九:戒慎自修 成圣成贤

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卦的象辞。

震,震上震下,是雷声震动天地的意思。本卦很简单,就是说打雷时雷声很大,令人恐惧,此时君子若能因而保持这种戒慎恐惧之心,努力自修,自然就会有好结果。

儒者之学,重在自修、自省、自律、自学,因此我曾介绍说它是一种靠自己成就为圣人贤人的自力哲学。善之根本动源在自己身上,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是这个道理。

但人一般时候却又常常浑浑噩噩,潦草苟且度日,我们一般人平日即是如此。怎么样才会忽然有“欲仁”的念头发起来呢?这就往往须要一些机或缘,如孟子说“乍见孺子之入于井”那样。人都有善性,但平时没体会,也常未发用,忽然碰到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的时机,一时惊觉,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遂常会发声救阻,甚或冲上去救人。

这时,那种“道德意欲”可说是生于自然的,与身体感联带在一起,会在心上一震、头皮一麻、皮肤战栗、喉管啊声。孟子讲性善,就教我们时时回顾自己在这种自然情境下的反应,或揣想自己曾有此类情境,而体认到我们本有的本心善性,生出“欲仁”之念,并将此心此念涵养扩充开来。

孟子的雄辩,大家都熟悉了,但可能大家还没注意到他的渊源。源头就在《易经》这一卦。天雷勃发,声震百里,谁都会有怵惕恐惧之感。当年黄侃先生积学兀傲,骂遍学林,真是睥睨不可一世,但他最怕打雷,雷电一震,他老先生就钻到桌底下瑟缩不已。天地之威,如此震慑诸方,故此卦名之为“震”。而这个震字,同时也就表现了心地上的震动。

《易经》即于此教人掌握住这个时机,体会这种震怵,由此生出道德上的意欲,进而“修”之。也就是孟子说的涵养、扩充,形成道德的行动,改变我们自己,使自己成为仁人善人。

以上是理论的说明,《中论·虚道篇》具体讲了一个例子:“昔卫武公年过九十,犹夙夜不怠,思闻训道。命其群臣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诗以自儆也。卫人诵其德,为赋《淇澳》,且曰睿圣。凡兴国之君,未有不然者也。故《易》曰:君子以恐惧修省。”

《抑》与《淇澳》都是《诗经》收录的诗篇。卫国人十分怀念这位老国君,因为他修身不怠,自强不息,长怀戒慎恐惧之心,唯恐失德,故令人敬仰。


龚鹏程谈易之五十:“止”的智慧从修身来

 

[摘要]不失时,要靠智慧做判断,君子“思不出其位”,要止在应该止的地方。止不只是要有对时机出处进退的判断,且是一种具体的工夫。许多人止不住,未必是他不知该止的道理,而是管不住自己。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卦的彖辞。

艮,艮上艮下。艮有山之象,一座大山挡在前面,象征人与事皆不相交通,此时“行不得也哥哥”,只能止步。止则吉,硬闯蛮干就会有凶有咎。

彖传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即由此体会来。大山阻障,只能静止,是消极的;由此体悟到动静不失其时,则是积极的。

不失时,要靠智慧做判断。在“上下敌应,不相与也”的时代,君子应该“思不出其位”,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超乎自己位置的事别去管,因为那不仅是徒劳,而且侵官添乱,于事非唯无补,更易惹祸,故彖传说:“艮其止,止其所也。”要止在应该止的地方。

大原则如此,但如何止呢?止不只是要有对时机出处进退的判断,且是一种具体的工夫。许多人止不住,未必是他不知该止的道理,而是管不住自己。爱管闲事的人,要“思不出其位”,岂不难哉?因此止还有工夫要做。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极其随,其心不快”,即讲两种状况。艮其趾,说脚步停下来了,止,故能无咎,利永贞。艮其腓,说脚趾虽止,腿肚子还在动,这就没法真正静下来。

六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限是身体中段,夤指中脊的肉。本爻承上而说,上面是说脚趾静了,小腿肚却仍在动,这里就说此种内在的躁动若不能控制,势必发展到身体与心都被烦恼灼烧了的地步。

以上三爻是不能静定的状况,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至于危厉不已。以下三爻反过来说能止之动效。

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良吉。”艮其身,谓整个身心都能协调一致,达到静定安止之境。故象传曰:“艮其身,止诸躬也。”王弼注:“自止其躬,不分全体”。全身心的止。艮其辅,则是嘴巴也能止。辅是辅颊。能管得住嘴,称为艮其辅,要“言有序”,不乱讲话。最后才能整个人像山一样,敦厚稳重,止在那里,却予人庄严泰然之感,此所以大吉。

艮其身,是修养;艮其辅,是表现。许多人在时局不能行时,虽然也能止,但一来其止大抵出于无奈,故中心颇多愤懑。二来虽也有些人能安时处顺,知机知止,养晦韬光,却往往不能不讥弹时政、臧否人物。不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之道理,以显示自己的精明。

此皆危身之道,而又无补于事。故爻辞特别点出止应艮其辅。古笑话说曾讲一人不会说话,每触人霉头,大家都不爱理他。某次乡人宴客,他答应绝不乱讲话,大家才让他去了。果然终席止口,未发一语,众皆称之。但终席道别时他还是忍不住跟主人说:“今天我来吃你小孩满月酒,可是一句话也没说呀,将来你这小孩出天花可别赖我!”这当然是笑话,但笑话是由生活中提炼来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比这呆子更不会“艮其辅,言有序”的人太多了!

本卦由于涉及修身具体工夫义,因此影响很大,许多讲修炼的人都强调它。宋明理学家讲的方法,另详我《儒门修证法要》,此处另介绍两家。

一是道教的内丹中派。这一派以元代道士李道纯为代表,其功法融汇三教而以中和为旨归。中和乃儒家宗趣,李氏之说也由《易经》《中庸》发展来,著有《三天易髓》《中和集》等。其功法,后来闵小艮归纳为“中黄直透法”,亦即不用一般道家的气脉升降、周天流转之法,仅修中脉,不由任督。此法,明清修炼者一般均称为艮背法。因艮卦卦辞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故称此名。

另一个例子是明末福建创建三一教的林兆恩。林氏之所谓三一,是三教归一的意思,归到哪呢?归到儒家。具体修炼则是艮背法,《林子全书》元集第四册《艮背行庭》:“易曰:艮其背。背字从北,从肉。北方水也,而心属火。若能以南方之火而养育北方之水焉,《易》所谓‘洗心退藏于密’者是也。其曰以念止念者,盖以内念之正而止外念之邪也。”

他以莆田东岩山宗孔祠为中心,四处传教,信徒甚多,现今东南亚各地还有数十万信徒。这套功法具体可以治病、健身,又称“九序心法”,有九层功法。其法与中黄直透不同,乃是摄心于背,谓背为五脏之根,意守于此,使心不外驰,渐渐萌生良知良觉,水升火降。然后再转周天,调和五行。接着还有金液通关、玉液通关、凝神气穴、安土敦仁诸法,以结阴丹。再采元阳之气,九转以成金丹。

由艮卦发展出的修炼法还有很多,不细说,《易经》广大,一卦一爻均能沾溉无穷,读友们稍体会之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對話馬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