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包容婚姻 |
分类: 在婚姻中修行 |
在很多关于如何经营婚姻或维系好一段亲密关系的文章里都会提到包容这个词,可是包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位女士抱怨说:两人相处三五年了,彼此都很熟悉,可是感觉他变了,以前我说什么他都能理解,吵架过后他也会找我聊,现在他爱冷暴力,我说他变得情绪化,不包容我了,他说他工作忙。
我们从这位女士抱怨的文字里来看看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吧。
她说:“以前我说什么他都能理解”。一个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便是资深的心理学专家也很难做到。但是女友的感觉是被理解了。我们什么时候会感觉被理解呢?当我们说的被对方认同了,他既没有表示质疑,也没有否定时,我们似乎可以判定对方是理解了,但是他真的理解了吗?未必,但当对方没有不认同的表示时,我们似乎也不会太去追究。也就是说,在关系的初期,男友更倾向于对女友所说的不去表达质疑和否定,更多地去迎合女友的需求,让她开心,这给了女友一个错觉,感觉自己都被理解了。而随着关系日趋稳定,男友没有那么顾及女友的感受时,他开始放松自己,对女友的想法会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让女友有了自己不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不舒服。
当一件事、一个人或某样东西让我们产生感觉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本能地认为,让我们感觉好的人或事,就是好人和好事,反之,让我们感觉不好的就是坏事和讨厌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感受作为对人和事判断的依据。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无从客观地去认识一个事物,几乎所有的判断都是主观的。但很少有人去质疑自己的主观性,而认为自己的判断就是事实。
所以,当一个曾经让我们感觉良好的人,渐渐让我们感觉没那么好时,我们很少会去觉察我们的感觉怎么了,而是去想他怎么了,是他不够爱我了?还是他这个人变了?两人吵架之后,双方都会感觉不舒服,但最初男友会去和女友聊天,试图安抚她的情绪,这让女友有了被关注、被包容的感觉。可是,当关系进入平稳期了之后,男友无法总是一味地迁就对方,他自己也有情感的需求,也有情绪无法疏解的时候。而女友这时已经习惯于男友的关注和迁就,当男友陷入自己的情绪里,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梳理自己的时候,女友感觉被冷落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冷暴力。她无法理解以前那个只要我不开心就来陪我的男人怎么自己也有情绪需要安抚。以前我使性子和耍小脾气都不会生气的男人怎么现在会有不满情绪了呢?于是,她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前他能包容我,所以不生气。现在他不想包容我了。
从她的角度来看,包容似乎就是男友能永远满足她的情感需求,而不会有不满情绪。是什么让一个女人认为,自己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对方一定要能理解;吵架后自己有情绪很正常,但男人不仅不能有不满情绪,还要能做到耐心倾听和安抚。如若做不到,就是不够包容、情绪化的表现,甚至有冷暴力的嫌疑。
我从很多不同的女人口中都听过类似的话,而且都说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那我想,这大概是中国女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东西了。所以,琼瑶小说里那些无条件、全心全意地爱着一个女人的那些男人会打动多少女人的心。那些所谓的暖男又是多少女人心目中追寻的理想爱人。
可是不幸的是,抱着这样的期待模式在现实层面去衡量一个男人的时候,绝大部分女人要失望了,甚至要绝望了。
现实层面的男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有各种情绪需要表达,同样渴望被理解和支持。琼瑶小说里那些哪怕自己痛不欲生了,也绝无怨言、不离不弃的男人,少之又少。
当女人头脑中建构的能无条件包容的男人和现实层面的男人无法匹配和一致时,女人内心的冲突产生了。于是,女人们开始抱怨和指责男人,并哀叹自己的不幸。
更为悲哀的是,大多数女人无法意识到,这样的不幸大多和男人怎么做无关,和自己虚拟的期待有关。她在拿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男神的标准衡量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凡人。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产生了这样的集体潜意识:女人不能接纳和允许男人情绪化的同时,却理直气壮地要求男人能接纳和包容自己的情绪。而对于这一点,男人大多也能认同,没有太多怨言。只是希望女人不要太过情绪化,以至于完全无法沟通就好。
那么,又是什么让大多数女人觉得自己天生就缺乏面对和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需要靠男人无条件包容和接纳来化解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情绪其实是自己需要负责的事情,和他人无关呢?我猜测这和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有关吧。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你这么不听话,害我这么生气。言下之意,她生气是因为我的原因,需要我来承担后果。所以,每次这样的事件之后,都是以我去道歉收场。很多孩子跌倒后哭泣,大人都会打地来安慰孩子,都是地不好,让我们宝宝摔倒。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在潜意识里就留下了烙印:我们的情绪是别人造成的,需要让别人来负责。当别人无法为我们负责的时候,我们就能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不够理解和包容,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
当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男人们面对这些指责时,基本不会说:你的情绪是你自己需要去面对的,而只能用工作来做借口。社会认可男人们需要打拼、出人头地、养家糊口,所以工作忙是最能理直气壮应对指责的借口。面对这个借口,女人也无法反驳,她也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于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大战拉开了序幕。容易情绪化的女人们梦想着那个被“男儿有泪不轻弹”灌输长大的男人们能理解、接纳和包容自己的情绪,却发现自己的梦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失望、绝望、抱怨、指责接踵而来,男人无力应对,只得挥舞着工作这面大旗来保卫自己。在这面大旗的庇护下,女人也无能为力了。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有些人慢慢觉悟了,发现只要我们内心成长起来,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无需指责他人不够包容,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于是有些人渐渐退出了战场,有些人则继续在战场中挣扎、哭泣和抱怨。但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只不过,有些人清醒了,在做有意识的选择;有些人完全被无意识操控着,被动地做着选择。
如果你还在抱怨对方不够包容,希望你能暂时停下来,看看自己这个需求究竟来自于哪里?你真的无力到需要被包容吗?真的无法学会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吗?真的想放弃借助情绪来认识自己的机会吗?真的愿意以两个人都逃避冲突的“包容”来让溃疡向内深入骨髓而有朝一日不得不截肢的方式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