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孝全
刘孝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478
  • 关注人气:2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2014-03-24 16:51:22)
标签:

佛教

心经

刘孝全

勘误

文化

分类: 社会杂谈

《文化三经》破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文化三经·刘孝全

 

题记:

这是一篇在微信和网络上流行十分广泛的《心经》解读稿,原作者是谁暂未考证出来。毫无疑问,作者以现代通俗语言传播唐代古文《心经》,实属功德无量。但是,无意中同时也带来了另一可能“罪孽”——传播的其实只是我们障眼中的《心经》。尤其是其中作为核心的“五蕴皆空”部分。

自然,以“文化三经“注《心经》,同样难免存在”我注《心经》“之孽。但是,好在“三经”内有亲身体悟,外有多年行实,与众多解读相比,更为方便易行。

为便于阅读,均尽可能保留微信译本,只在明显漏洞处另作新解,供大家参考。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觀自在菩薩

观世音菩萨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在他很深很深的禅定境界中

在度己化人的道路上已经达到通透水平的时候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照見五蘊皆空

发现人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大因素组成的,当这五大因素一解散,人身就空虚了,没有了

忽然发现世间一切物质现象、感受、思想、行动和心灵等都是不断变化的表象,背后其实都是无边无际没有分离的真空本质


 

 

 

 

 

注:对五蕴的解读基本上是仁者见仁。但是将“色”理解为客观现象,应该分歧不大。重点是对受想行识的理解,判断虚实,可将这种理解还原到现实当中,看是否方便可行。可参见《文化三经》上篇文经答刘德问的内容。“曰:知有二维,曰时曰空。时者,推之,演之,道之动也。空者,解之,释之,形之静也。前者,似非而是,道之本;后者,似是而非,道之形。”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度一切苦厄

菩萨因此而开悟,超脱了一切的生死苦难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化解一切苦难忧愁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舍利子

啊呀,舍利子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凡是有形状、占据一定空间体积的东西,就它们的本质而言,都是由其他的微小因素组合而成;这东西本身并没有自性,因而是空虚的,因此可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物质现象是不会脱离本质的,本质也不会脱离物质现象的。

注:微信版本中人为添加的内容太明显,“自性”是心经之外嵌入进来的。需警惕。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反过来,这些有形状、有空间体积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

换句话说,物质现象本身就蕴含着本质,本质也就蕴含在物质现象中啊。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如果你用这种思路去观察,你会发现,组成人体的肉身、思想、行动和意识,也都是空虚不实。

感受、思想、行动和心灵,也是一样的啊。

注:微信版将受想行识,译为肉体、思想、行动和意识,尤其是“受”,存在明显不足,就佛学本身而言,与六根存在混淆;就文化概念而言,也存在混淆。受,当理解为“感受”。识,也不可理解为意识,本意当时认识能力的意思,理解为心灵更为妥当些。完整的破解,需参见三性十二元。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舍利子呀,我说万物都是空的,是指它们都是由四大和合而成,没有自性,因而为空;至于说这个空本身倒并不是一无所有,相反,万法和合这个空相背后,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舍利子啊,宇宙万事万物万相都是如此。

注:微信版中同样,添加的理解太多了。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那东西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增也不减,是万古长青、永恒不变的东西。

穿透各种表象的背后,那种无边无际没有分离的真空本质,从来就没有过生长和灭亡,既不存在清洁和污秽,也不会增加和减少……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是故空中無色

修行佛道的人,应当对人生、世间万物的空性有所觉悟,要看到,那空里头既没有形状体积

所以啊,从世界本真的角度看是看不到物质表象的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受想行識.

也没有受、想、行、识

也没有什么感受、思想、行动和心灵的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体、意根

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这些器官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色聲香味觸法

没有色、声、香、味、触等等外境

何来这些器官分辨出的颜色、声音、气息、味道、触觉、概念呢?

注:此处是对应六个身体部位的六种感受,在佛学里称为六尘。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没有了看,就没有所谓看的边界,更没有了思想、心灵的边界了

注:这一句是最难理解的地方。需放下“眼”才能彻底去掉以“眼”为中心的眼界。可参见文化三经中上篇文经之十者理也。“理之上境,浑然一体,实难言之。如无眼之乾坤,故是相,非相,非非相也”。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在这种对空的悟境当中,无所谓无明愚痴,也无所谓无明愚痴的消灭

没有什么愚昧黑暗,也就不存在消灭什么愚昧黑暗了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甚至于无所谓还有没有生、老、病、死

进而连生老病死都没有了,就不必消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了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苦集滅道.

和苦、集、灭、道这些事情

更不存在什么人世间苦集灭道种种是非恩怨……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智亦無得. 

那真是一种无心求知,也无心求德的超然境界呀

没有什么对错和得失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但是,正由于你内心无所求,无所得,你因此获得开悟

正因为不存在什么得失,所以就是自然觉悟清净的菩萨啊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因此,按照我说的这种方法进行禅定

按照这般光明度己化人

注:此处“般若”不可以常理译为“智慧”,因为已经说过“无智亦无得了”。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心無罣礙.

你的心境就不再有任何牵挂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因为心境无所牵挂,你的内心坦荡,没有恐怖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遠離顛倒夢想.

因而远离了世间一切颠倒混乱的错误观念,心静如水

因而远离了世间一切颠倒混乱的胡思乱想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究竟涅槃.

最后终究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觉悟

终究进入了自由自在的浑然一体

 

注:涅槃不是觉悟,而是无觉悟,是身心灵物的合一,类似于道教所言天人合一。文化三经名之以浑然一体。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事实上,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有哪一位不是像我这样进行甚深的禅定

事实上,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都是这样度己化人的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从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

由此可见,正确的修习禅定之道,乃是大神咒

由此可见,这般度己化人,是力量最大的秘诀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大明咒,最高级的佛法。

也是智慧最大,最高级的秘诀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它能够拔除众生一切苦难,这一点是确定无疑、毫不虚传的

相同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日

因此,有这么一段般若波罗蜜多咒文要奉劝大家,这咒文说的是

所以啊,要说度己化人的秘诀,就是说: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渡过去呀,快渡过去呀

度化度化,一个人度化了

 

非读不可的《心经》译文

原文

微信译文

三经译文

波羅僧揭諦.菩提莎婆訶

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快一些到达觉悟的彼岸呀

带动更多的人度化了,我们都达到了觉悟清净……

注:揭谛,字面译为去,波罗一般理解为彼岸,因为一般会译为到彼岸去,这其实很生硬。最适合的中文当是“度化”。僧,为众,因为译为一个人到众生的度化,更妥当也更好理解。

……………………………………………………

文化天下·破译天下文化密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