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故事随笔生活记录口述实录 |
分类: 情感驿站 |
受访人:丽萍
职业:手工业者
我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虽然现在我不会说陕西话了,但我的幼年时期是在那里长大的。我的苦命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打打杀杀结下了不少仇家。虽然和我娘结婚后隐退江湖,但还是被仇家找到了。在我两岁的时候,父亲上山砍柴,被仇家杀害。后来我娘不见他回家,找了几天,最后才在一个树林里找到了他。
父亲被害了,娘受不了打击,神情恍惚,常常疯疯颠颠。那时我五岁,还有一个七岁的姐姐,我们孤儿寡母,家里的光景可想而知。
姐姐九岁的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一个远房叔叔觉得姐姐能做点家务活了,收养了她做养女,七岁的我则被送给了湖北一个单身男人。
这个男人四十多岁了,因为腿脚残疾,一直没有娶到老婆。到了那个家后,我一直不叫他爸爸,只叫叔叔。在那个家里我吃尽了苦头,七八岁的我得上山砍柴,割草喂牛。现在我个子很小,我觉得和那个时候受累,加上营养不良一定有关。那时候每天要砍柴,我现在手上还有那时候砍柴留下的疤呢!
说到这,丽萍伸出手,手腕上的几处疤痕依稀可见。
另外,平时只要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如他的意,便会遭来打骂……但是年幼的我,也只能这样苟涎残喘的活着。
如果只是苦和累,我也能够受得了,但这个男人对我不怀好意,却让我不得不离开了那个家。
那时候我已经十二岁了,干了一天的活,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可是深夜里,我感觉有人在动我的身体,我醒了,却发现那男人赤条条地趴在我身上。十二岁的我,已经知道他在做什么,我拼命地挣扎,他最后也没有得逞,打我了我一顿悻悻地回他房间去了。
我一夜没睡,时刻警惕着,怕他再来侵犯我。第二天,刚刚天亮,趁那男人熟睡,我便逃离了这个家。
我顺着公路,跑到了镇上,搭乘汽车来到了城里。
城里的老板见我年纪还小,都不要我。我哭哭哀求,一个老板才收留我做事。
我在那里做了一年,后来几个姐妹要去江苏打工,我跟着去了。在江苏,我做了四年,转眼我已经是一个17岁的大姑娘了。也就是这一年,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小雯,也就是我今天主要想和你说的,现在在收容里的孩子。
我决定做这个弃婴的妈妈
17岁的那年临近春节,我在江苏镇江火车站想乘车回陕西老家看望我的母亲。7岁离开老家口我就一直没有回去过,据说我的母亲现在和我姨妈在一起生活,她精神不好,姨妈能照顾照顾她。
在候车厅里,我衣服单薄,瑟瑟发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很感慨:这些人都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吧!?而我却一个人一直在外飘泊流浪......想想这些年来的艰辛,我心里一阵阵地发酸。我多希望我也能有一个家,有一个能够疼我爱我、保护我的妈妈啊!我在想,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一定要尽我的全力,让他在我的保护下幸福快乐的成长!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女人走到我旁边:
“小妹妹,帮我抱一下孩子好吗?我去一下卫生间......”
我笨拙地接过了孩子,孩子很可爱,还冲着我笑了起来。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
然而我左等也不见那女人回来,右等也不见,最后急得我去卫生间去找她,也没有找到。我问遍了我旁边的人,只有一个人说看见那个女人早就走了。
抱着一个婴儿,我不知如何是好,一些人围过来问我是怎么回事?他们都说我不要管这事。但我看着那婴儿就仿佛像看到了我自己,我很命苦,这孩子也一样,这么小就被妈妈抛弃了。对这孩子,我有一种深深地同命相连的感觉,我决定做这个弃婴的妈妈!
我带着孩子出嫁
由于这个孩子的出现,我改变了计划。我没有回陕西,把孩子抱回了自己租来的小屋。打开孩子的包裹,我看见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
我叹了一口气,不知道那个女人是什么原因,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是迫不得已吧!要不然,谁会舍下自己的骨肉呢?
17岁,如果生在富贵人家,也只是一个孩子,但17岁的我,却做起了一个婴儿的妈妈。我准备尿布、奶粉等一切孩子需要的东西,不懂得的地方,就问隔壁的一对中年夫妇。他们经常劝我,不要惹这个麻烦,这孩子谁能要就送给谁吧!但我舍不得。孩子很乖,很少哭闹,经常冲着我笑,也许她知道我带她不容易吧!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怀疑这孩子是我的私生子。人言可畏,无奈,我只能离开江苏,在一个姐妹的介绍下,我来到了龙川,在一家鞋厂做制鞋工。
就这样,我一边打工,一边抚养这个孩子。我住处的隔壁有一个阿姨,很热心,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看我一个人带个孩子不容易,经常帮我。我上班的时候,她经常帮我照看孩子,让我省了不少心。
虽然一个姑娘家带着一个孩子,有诸多的不便,但看着孩子在我照看下,一天天地长大,我觉得这些都值得。
由于这个孩子的原因,我迟迟没有考虑自己的婚事。也经常会有小伙子向我表示好感,但想到我带着一个孩子,对方可能接受吗?所以我一直紧锁心门,没有接受任何人的感情。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五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因为我姓陈,所以把孩子起名叫“陈小雯”。我不想对小雯隐瞒她的身世,从小便让孩子叫我“小姨妈妈”。
隔壁阿姨见我一人实在不容易,为我介绍一个男人。那男人是阿姨娘家村里的一个农民,在阿姨安排我们见面后,我觉得她老实本份,对他产生了好感。我向他说明了我带着一个孩子,他说已经听阿姨说过了,他觉得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愿意和我一起抚养这个孩子。
没有太多的祝福,没有太多的宾朋,我带着五岁的孩子嫁给了现在的老公。
老公说:小雯和我,你只能选一个
嫁给老公后,我又为老公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小雯也渐渐长大了,但是我却发现这孩子出了问题。
在她十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发现她口袋里有一些糖果,她说是同学给的,我也没有在意。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钱盒里面少了20元钱,联想起小雯口袋里的糖果,我不仅怀疑是不是小雯偷了家里的钱。我没有声张,也没有拷问她,暗中留意她的举动。过了几天,钱盒里又少了10元,而小雯口袋里的糖果却不见减少。
我把小雯叫到了面前,问她是不是拿了家里的钱,她没有承认。我在想:这孩子这样下去,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我越想越生气,第一次打了小雯。
都说“人是木雕,不打不招”,小雯承认了钱是自己拿的,而且也不止两次,拿来的钱都用来买零食和同学挥霍了。最后,小雯哭着保证以后再不会再偷家里的钱,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过了一些天,小雯的老师找到了我,反映小雯在学校里经常偷拿同学的书本和文具。我没敢和老公说这事,把小雯又“教训”了一顿。
我的“教训”并没有起到作用,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小雯仍然不断偷家里的东西,同学的文具也经常会出现在她的书包里。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去偷,她的文具我甚至给她买两份。我真的很头疼,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打她、骂她、教育她,都不作用。老公也渐渐对小雯意见越来越大,怪我当初就不该收下这个孩子。
老公对我的责怪我只能默默承受,我曾经哭着对小雯说:小雯,你要听话一些,你再这样下去,叔叔会不要你的(小雯一直以来叫老公为“叔叔”)。
小雯每次都说再不会了,但下次还是一样。
最后老公忍无可忍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时候,小雯把家里的2000元偷了出去,和同学到河源去玩了四五天,最后钱花光了才回来。这一次,老公无论如何不愿意再原谅她了,我甚至跪下来求他,他也无动于衷。
我把小雯叫到了面前,让她跪下,我一边流泪,一边举起木条,一下下打在她身上……
第二天,已经很晚了小雯还没有起床吃饭,我叫她,她也没有反应。我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头,走进她的房间,房间里已经空无一人。
小雯离家出走了。
我求老公发动亲友去找小雯,然而老公说:小雯和我,你只能选一个,如果你找回她,我们就离婚!
我不知该不该带她回家
我把小雯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但哪里也找不到她。我心急如焚,老公仍然无动于衷。也不能怪老公狠心,我们没有对小雯缺衣少食,文具和生活用品我们有求必应,只要小雯有要求,我都会买给她,但她还是喜欢偷别人的东西。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家长的投诉,老公觉得无地自容,所以才会小雯彻底绝望。
但是,毕竟是自己17岁开始养大的孩子,即使她再不好,我也仍然做不到任她在外流浪。我经历过那种流浪的生活,我知道其中的艰辛,我不能再让小雯吃那种苦,她只有13岁啊!
我的手机整天不敢关机,我怕小雯哪一天想和我联系找不到我。我时常在想:她一个13岁的姑娘去了哪里呢?有没有被人欺侮,有没有被坏人带坏……我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几个月下来,我整个人瘦了十多斤。
就这样,从去年暑假开始我一天天在等小雯的消息,但是她始终没有和我联系,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
就是上个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他问我是不是小雯的亲人,孩子现在想见我。我忙问孩子在哪里,对方说是东莞樟木头收容所,说孩子在他们那里。
孩子有消息了,知道她还活着,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我向老公提出去东莞看孩子,老公坚决不同意。没办法我借了500元启身前往东莞。
收容所的一位科长接待了我,他说小雯是去年9月份从广州收容到这里的。到这里后,她很听话,上课也很认真。
当科长问我和孩子是什么关系时,我只是说是孩子的姨妈,我不敢保证会带孩子出去,所以没有说出我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如果带她出去,又能去哪里呢?老公已经坚决不要这个孩子了......
十分钟后,小雯被一个工作人员带来了,我把她紧紧搂在怀里,热泪夺框而出。
小雯说她到这里后,这里的叔叔阿姨对她都很好,她每天和其他流浪儿一起学习,老师经常表扬她。
我没有想到,小雯在这里反倒会乖一些。但是怎么办呢?我该不该带他回家呢?老公能容得下她吗?她会变好吗?
在收容所,我反复想着这个问题,我决定先让小雯继续留在这里。
我想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留给收容所,但收容所的领导坚决不收我的钱,他们说这些孩子的费用是国家承担的。
我深深地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小雯的问题而苦恼,无奈地离开了收容所。还好,小雯也愿意留在那里,如果她哭着拉着我要回家,我将会更痛苦,更不知道怎么办。
回到家里,我向老公讲述了小雯在收容所的情况,试探着说小雯变乖了,我想把她接回来。但老公冷惹冰霜,还是那句话:她和我,你只能选一个!
虽然我知道孩子在收容所里过得还好,但我知道那并非长久之计,但我又能怎样呢?
从东莞回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还是很想念小雯,经常在心里对她说:孩子,你在容所里还好吗?
丽萍讲完了,我只能安慰她说再等等看,如果孩子真的变好了,老公会再次接受她的。丽萍无奈地说也只能这样了,她希望孩子能真正地懂事,能真正地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