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衣童儿
青衣童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735
  • 关注人气: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戏看的是什么?

(2007-08-27 13:38:43)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青衣道场
 

浙昆的《公孙子都》公演于杭州剧院,团长林为林领衔主演。多年之前我看过这个戏,那时名《暗箭记》,还是在汪世瑜老师当团长的时候排的戏,同时还有《狮吼记》、《沉浮记》等,不过也都是昙花一现,充其量是个“政绩工程”而已。《暗箭记》几经修改重新出炉,从《暗箭记》到公演的《公孙子都》情节虽大有变化(节目单里的“剧情介绍”与演出的剧情也有出入),而剧本还是一样的烂!看完这戏,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看戏到底看的是什么?

“戏”到底有什么?戏有“唱念做打舞”,戏有“生旦净末丑”,这两个基本的元素拿来反映历史、反映情感、反映现实,称为“戏”。那么表现手段和反映的对象两者哪个更重要一些呢?这似乎是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往往就是这一点上的颠倒和混淆,使我们很多所谓的创新变得不伦不类。

具有“唱念做打舞”本事的一群“生旦净末丑”应该是戏台上的主角,这是“角儿中心制”的根本,就是说看戏是看角,不是看导演、不是看故事、更不是看灯光布景,不是这些一概不需要,而是在“戏”的舞台上他们居于次要地位。“戏”之所以为“戏”,他最独特的就是有“唱念做打舞”,有“生旦净末丑”,不欣赏这两样的人是不会看戏的,现代社会艺术门类品种那么多,他们完全可以去欣赏别的东西。对于创作者来说,企图以大众都能接受的目的去创作,那就脱离的“戏”的本质。

《公孙子都》脱胎于《伐子都》是无疑的,但是又好象于《伐子都》毫无关系。《伐子都》原为梆子戏,后来成为富连成出身的武生李盛斌的杰作,李盛斌被称为“活子都”,他的头、二本《伐子都》海内独步,尤其是其中“大靠垛子蛮子”是他苦练三年才练成的“绝活”。二本当中的三个“马趟子”表现子都神魂颠倒、神经错乱,直到最后脱蟒摔盔惊吓而死,用足了武生的各种技术来表现子都最后的疯狂,可以说京剧《伐子都》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而讲述的手法是演员使用了本行当的各种技巧。林为林演过《伐子都》,他是李盛斌高足梁斌的学生,应该说《伐子都》这出戏是一脉相承,但是《公孙子都》却是另起炉灶。一个拙劣的编剧敷衍出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除了第一场的武场子,后面全是垃圾。主公为什么要赐婚?祭足大夫为什么要旁敲侧击?子都怕别人知道自己害了颍考叔,为什么在新婚之夜要问考姝那些自我暴露的话?既然主公已经不再追究他暗箭害死颍考叔的事,子都为什么在征战得胜回来还要说出真相?也许编剧需要展示的是主人公人性冲突,但是戏曲是分行当的,武生的活就得按武生的路子写。女儿和我一起看戏,老问我后面怎么样,我说后面子都要发疯。我总以为后面还有戏,没想到最有卖点的部分林为林只用了个倒插虎,而且下面垫了两层厚的大垫子,所有《伐子都》中的繁难技巧一概省去,合着我们就为看他们的人性冲突耗俩小时啊?

戏曲演员以前是七年大狱练出来的,现在好歹也得五年时间才能说是个新秀,只因为做一个戏曲演员必须练就一身的本事,没有本事成不了角。而有了本事却使不上,那又是谁的错呢?最可怕的是演员自己陶醉在“创造”之中,却不知道离“戏”是越来越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