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秀成
董秀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62,027
  • 关注人气:16,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点】天然气供给充足迎接“供暖季”

(2020-11-03 12:48:04)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热点】天然气供给充足迎接“供暖季”

2020112/焦红霞 吴昊/中国改革报

 

     近日,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市最低气温达零度以下,各集中供暖企业提前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农村“电代煤”等清洁能源供热工程也在加紧安装调试,确保如期供热。图为1012日,工作人员在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检查热网循环泵。

天然气供给充足迎接“供暖季” 

预计今年不会出现供求关系失衡,但中长期仍需补短板

天然气供暖是我国北方主要采暖方式之一。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临近,10月份以来,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28日,LNG(液化天然气)全国出厂均价达到3723.42/吨,对比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涨976.97/吨,涨幅达35.57%

“每年临近需求高峰,理论上都会出现一段价格波动,此次上涨是短期现象。”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会长董秀成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近期价格上涨明显,但考虑到当前天然气供应充裕,今年取暖季不会出现供求关系的失衡。不过,从长期来看,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我国天然气行业的短板,未来仍需从多个方面加强应对。

疫情下天然气供应充足

在清洁能源替代的前景下,近年来天然气供暖需求不断上升。每到冬季,天然气保供都会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在董秀成看来,由于今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天然气进口渠道通畅,储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另外在消费方面,没有出现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所以今年不会出现供应紧张。

记者了解到,今年天然气供应的充裕,与疫情下全球经济的疲软有关。国际能源署(IEA10月中旬发布的《2020年全球天然气安全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同比下降4%,其中,在第二季度全球范围内供应量达到峰值时,所有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的现货价格均跌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下降3%,即1200亿立方米,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年度降幅。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天然气需求也随之受到影响,尤其对工业需求影响严重,导致天然气过剩。他表示,“虽然进入冬季,采暖会使需求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但总体上不会改变过剩局面。”

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外开工率低,造成全球天然气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但与此同时,受北半球冷冬影响,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可能会因气温低而有所上升。他表示,“整体上,今年天然气全球市场对我国冬季保供有利,到11月中旬,可以对全年的趋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近期,由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20)》指出,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天然气贸易量萎缩,价格大幅波动,保障供应安全、稳定市场消费成为当前世界天然气发展的新焦点。

中长期全球性挑战犹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在新兴市场推动下,今年6月以来,全球天然气消费开始逐步复苏。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介绍,2021年,受亚洲、非洲和中东市场快速增长的影响,全球需求将逐渐回升。尽管各国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恢复的前景尚不明朗,但国际能源署预计,2021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长3%,即约130亿立方米。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天然气需求仍然在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很小,仍然有上涨的空间,因为供暖、电力调峰都需要天然气。”林伯强指出,天然气的主要应用在于工业、采暖和部分化工用途,目前我国天然气需求最大比重在工业领域。未来,用于居民清洁供暖的需求会继续增加。立足城市供暖,从治理空气污染的角度,天然气替代煤炭仍然是中长期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天然气供应充足,但长期来看,依赖进口仍然是潜在的挑战。根据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0)》,2019年,我国进口天然气9656万吨,同比增加6.9%。董秀成指出,当前,面对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需要优先发展天然气,但天然气发展要立足本土,加大国内的天然气,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对此,韩晓平也持同样的观点,从整体能源安全考虑,不能继续大规模增加天然气进口,要立足国内天然气。“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要‘画一条线’,不应超过1/3。国内天然气目前成本比较高,要想办法接纳这种成本高的天然气,同时让国内企业进行改革,提升效率。”他强调,“不能简单地用市场来衡量能源问题,必须把安全、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虑进来。”

事实上,我国对于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数据显示,2019年,储量和产量增幅均创历史纪录。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达3348亿元,同比增长25.5%;全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5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加约6000亿立方米;全国天然气 (含非常规气)产量达177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70亿立方米。

对此,韩晓平表示,近两年,国家加大了投入,国内天然气产量不断增加,下一步需要开放市场,鼓励更多企业进入,使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让我国天然气供应更加安全。“要加大力度支持国内天然气增产,包括非常规气。”韩晓平说。

多举措多元化弥补短板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来临之际,居民用气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10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指出,要确保“煤改气”等民生用气不出问题,保障量价稳定,严格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保持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同时,确保储气调峰有效发挥作用,抓紧开展储气设施注气,必要时有序实施“压非保民”。

记者了解到,就产业发展而言,我国推进天然气供暖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其中,储气设施建设是最大的短板。董秀成向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政府在大力推动储气库建设,但和欧盟、俄罗斯等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储气能力仍然不足。他进一步强调,因为季节原因,用气存在峰谷问题,需要通过储气来解决,所以储气能力还需要继续加强,需要企业和地方政府继续落实责任。

“相对而言,我们国家的储气库建设仍然滞后。”在韩晓平看来,“储气短板”的背后存在机制的问题。“天然气可以制定‘季节性气价’——冬天‘用气高峰’采用较高气价,在低谷期采用较低的价格。”他表示,采用这种措施,一方面可以让部分企业在低谷期使用更多天然气,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储气库的建设。

与此同时,按照中央“宜气则气、因地制宜”的要求,推动供暖清洁化,需要“多样化”的举措。据韩晓平介绍,清洁供暖有多个路径,使用天然气和电进行供暖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建筑节能实现保暖,这种模式将有助于节省天然气、降低成本。他强调,“在目前的环境下,需要把‘节能优先’重新作为政策的首选。”

“当前,我们提出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就需要更多地利用国内的能源来支撑经济发展。”韩晓平表示,“从目前国际环境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挑战来看,比起继续扩大进口能源来保障城市供暖,应更多地利用国内的技术、资源来加强建筑节能保温,减少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这是‘十四五’时期必须正视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