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行漫记(二)

(2007-08-24 11:18:42)
标签:

其他频道

随笔

草原行

分类: 放飞心情
 
草原行漫记(二)
 
农历七月初二这天,是喀日根图嘎查(“嘎查”,是“村”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拉开帷幕的日子。一大早,牧民们便纷纷骑着摩托或是开着汽车带着家人聚集到会场。好动的小伙子们在空场上玩起了排球,老人、妇女们则围坐在一起聊天话家常。
 
草原行漫记(二)
 玩球的小伙子们
草原行漫记(二)
看这小家伙多结实,我说给他照张像,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草原行漫记(二)
 孩子们都能骑摩托。这可是草原上的交通工具之一。
 
草原的天空很蓝,蓝得人心里痛快。日头虽然毒辣,晒得人身上发烫,但当有风吹过时,还是能感到一丝清凉。随着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天空中渐渐地飘来了白云,而且越聚越多,好象它们也是赶来参加盛会的。
 
会上,少不了领导讲话(我们是听不懂,全部讲的蒙语,滴哩嘟噜的,象天书,哈哈),并为本嘎查选出的“十位杰出青年”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是一百元,这个我看到咧,嘿嘿草原行漫记(二))。之后,请来的蒙古族女歌手为大家献歌。
 
草原行漫记(二)
 发奖
草原行漫记(二)
 献歌
草原行漫记(二)
台下参会的牧民们
草原行漫记(二)
 
 
在一所庙宇前,将要举行“跳鬼”仪式。其意义据说是攘除不祥、预祝平安的。 
草原行漫记(二)
 
只见东、西方向有数名喇嘛围坐在两旁“各司其职”,有敲鼓的,有打钗的......队列外还有两名喇嘛吹着长长的号。在列队中间坐南朝北的位置,还有一位喇嘛,面前摆一小几,几上放着一些物件。
草原行漫记(二)
 
场地中间留出一小块空地,有一身穿彩衣并披五光十色彩旗、头戴面具的喇嘛不停地舞蹈。
草原行漫记(二)
 
间或,还有化妆成鬼、神似的喇嘛穿行其间进行表演。据说,此表演将持续一天的时间。在这炎热的夏日里,真为那些身穿彩衣、头戴面具的舞者担心,不会中暑吧?
 草原行漫记(二)
 表演者入场
   
 草原行漫记(二)
 
表演过程中,牧民上前表达心意草原行漫记(二)
观看表演的牧民们 
 
在另一处,我看到了屠宰牲畜的场面。当发现旁边还有两只待宰的羊时,我忍不住闪了,可怜的小东西们。
草原行漫记(二)
 
晚上,嘎查请来了歌舞团的演员为牧民们表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牧民们真是热情高涨,傍晚天还大亮时(草原的夜晚来得很晚)它们就扶老携幼地来到会场,席地而坐,等待演出的开始了。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小时在大院看露天电影的情形。那时,吃过晚饭,早早地我们就拿着小凳到操场去占地儿了。
 
草原行漫记(二)
 
草原行漫记(二)
 
草原行漫记(二)
 
接下来的几天,在嘎查举行了草原传统的竞技活动,如赛马、摔跤等。
 草原行漫记(二)
 这位小伙子在跑马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看他的马多帅啊!
草原行漫记(二)
这些是准备参赛的马匹
 
一天,经过某地,我远远地发现牧民们聚在一起象是在举行什么仪式,经寻问,那是在“祭敖包”。据网上资料: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在古代,祭祀时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在草原的日子,我们成了真真正正的“食客”。不过,我们并不属于古代那些“门客”的范畴,因为我们不负责出谋划策,只负责“吃喝”草原行漫记(二)。别看我们整天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可一样也有烦恼。
草原行漫记(二)
 
先说“吃”吧:每天三顿饭,顿顿都是手扒肉就让我们有些受用不了。虽然我们每天吃的都是现杀的羊,非常新鲜,可到后来我们都有点儿不敢上桌了,看着手扒肉就有点打怵,多希望他们能叉个样,给煮点稀饭,吃点咸菜、青菜啥的。可惜啊,他们说从不喝粥,也很少吃蔬菜。我们的蒙古朋友拉图还直说:你们太不能吃肉了!我们可是这么吃着长大的。由于我们一直是在“村委会”吃客饭,所以,并不了解牧民们家中吃什么。至少,住在牧民家中时,我好象还真没有发现菜地,只偶尔见到一些玉米地。
 
有天晚上,我们住在了镇上的招待所。清晨,同来的广东同志们因为被太阳照着睡不了懒觉而起来觅早餐。没多久,就见他们归来并招呼我们:一会儿去旁边的小餐馆“打边炉”。起初,我并不知“打边炉”何意,后来才知就是“涮羊肉”。他们进路边小饭馆时,看到人家正在收拾刚杀的羊,当下就买了几斤好肉。蛮以为他们不会想再吃羊肉了,没想到还是要吃涮羊肉,看来还是没吃够羊肉。之后,有人又跑到市场买来若干黄瓜、西红柿、小油菜......可以想见大家看到蔬菜的喜悦之情吧?之间,我们几个人还跑到餐馆老板家的后院品了品刚摘下的西红柿和辣椒。草原行漫记(二)
 
一行人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自认颇为顺口的早餐。吃过饭,大家一致表示,回到嘎查一定不再吃手扒肉了。
 
从镇上返回时,蒙古朋友巴特问我们今天想吃些什么?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想再吃羊肉了(多么不可理喻的一群人啊!),吃鸡如何?于是,巴特为我们从镇上带回了两只鸡。
  
中午这顿饭,应我们的一致要求,变成喝鸡汤、吃蒙古包子、吃烤羊肉串、喝啤酒。哎呀,蒙古朋友们做的这个包子可真是好吃啊!包子大小与小笼包差不多,里面是切成碎丁状的新鲜羊肉,稍有一点点芹菜调味,鲜!刚出锅的小包子,咬一口还直流油,有点灌汤包的意思,香啊!众人均赞不绝口,吃得贼痛快!那羊肉串也蛮不错,新鲜羊肉切成小块串成一串串,洒上作料现烤出炉,棒!
 
草原行漫记(二)草原行漫记(二)
         鸡汤          包子,有人要求咬上一口再拍照
 
草原行漫记(二)
 刚出锅的热包子
 
草原行漫记(二)草原行漫记(二)
       羊肉串                荞麦凉粉
 
草原行漫记(二)草原行漫记(二)
 嘿, 那是谁的手? 洗了吗,就抓奶酪?!( 这是蒙古朋友保利德从家中带来的)
 
关于洗澡,还有个小插曲。我们一行若干人,基本上分两拨居住在牧民家中。前篇提到,有一拨人他们所住之处连洗脸都有些成问题,自然更不用说洗澡了。我们居住的这家条件还不错,至少我发现有淋浴的花洒。到嘎查的第二天午后(前一晚折腾得太晚了,自然顾不得洗澡之事),大家吵吵说想洗个澡,拉图的妹妹,一个漂亮MM说,咱们去水库吧!男人们一听,立刻兴奋起来。好啊!走啊!去水库洗吧,不用在家费劲了......当时可真是群情振奋。我很惊诧,草原也有水库啊?真不错!
 
驱车到达目的地才知上了当,MM所说的水库不过就是个大水坑。当众人寻问MM时,MM无奈地说:我小时(注:上小学时。现MM已芳龄25岁)来这里玩,是有水库的。众人皆哭笑不得。
 
在喀日根图嘎查,感觉最刺激的一件事儿就是拉图的弟弟开着经过改造的汽车(有点越野车的风格)带着我们驰骋草原的那一刻。蜿蜒起伏的沙路,小伙子开得却异常自如。车速快,转弯急,坐在车上,人忍不住要跟着左摇右摆,象我这样体重轻的人难免会弹起一下下。当时我就在想,豁出去让这车翻在这儿了,反正沙子柔软出不了什么大事儿。会开车的小伙子们见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沙丘,忍不住跃跃欲试,最终,过了一把人车都疯狂的瘾。
 草原行漫记(二)
 看他们在开车撤野草原行漫记(二)
 
草原啊草原,就象那歌中唱的: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草原行,了了我多年的夙愿。我看到了蔚蓝的天空、草原的辽阔,感受到了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品尝了手扒肉的鲜、奶茶的香、酒的醇......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 草原,如果说此行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看到你大面积沙化的模样。
 
祝愿我那美丽的草原能够永远常青;祝愿我那已经沙化的土地尽快披上新装!
  

草原行漫记(二)

草原行漫记(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