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吕约
吕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3,316
  • 关注人气:5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纸访谈:唤醒我们身上沉睡的诗性

(2012-03-12 15:47:35)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诗
                   报纸访谈:唤醒我们身上沉睡的诗性

(记者电话采访,报纸发表时有表达不准确之处,略加修改

    东莞时报:作为一个诗人,你对骆一禾的了解和认知是怎样的呢?

    吕约:我最早读他的诗是在他去世之后,出版社出了一本海子骆一禾诗选,他和海子作为上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已经超出了诗歌本身。

    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是海子诗歌的阐释者,在诗歌理论、诗学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死变成了一个象征,被解读为诗人之死,海子和他的相继离世是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带有很强的符号特征,他们曾被视为纯粹诗歌的象征。

    现在再回头看,无论我个人,还是评论界,都对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觉醒的年代,诗歌是当中最早发出声音的,骆一禾恰巧处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到上世纪90年代文学过渡的一个临界点上。在现代诗歌的坐标系中,他和海子是中国现代诗歌由朦胧诗向具有神话色彩的长诗演变中的重要角色。在他们释放完史诗性
宏大建构、形而上命题的能量之后,当代诗歌整体发生了转向,转向了具体经验的表达。

    东莞时报:你怎么看待这样一项以他名字命名的诗歌奖项?

    吕约: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中,诗歌被边缘化,但诗歌写作一直存在。中国的当代诗歌以一定的速度在发展。诗歌并没有因为边缘化而失去意义,它仍在探寻和进步。

    《十月》杂志在上世纪80年代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这是《十月》的传统:对探索文学的推动。这次诗歌奖也不例外,它是为了弘扬纯粹的诗歌精神而设立的,出发点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之上。现代社会充满了嘈杂的声音,诗歌界也闹哄哄的,我理解,骆一禾诗歌奖是让诗本身发声,不在它身上附加其它的声音,让诗歌重新回到文学,这是一段历程。这段历程,对我而言,是一件感觉很温暖的事情。

    东莞时报:诗歌被边缘化的原因,是不是大众遗忘了诗歌?

    吕约:其实没有必要去谴责大众遗忘了诗歌。大众遗忘的是自身的诗性。诗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童年都充满了诗性,成年之后因为社会方面的需求、因为功利的目的,会自觉不自觉地压抑身上的诗性,以迎合现实社会的逻辑。

    诗性一直存在,只是有时会被遗忘。当诗性用语言的形式表达时,就形成了诗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会感受到生命被激活,看待世界的目光焕然一新。因为语言作用于人的意识,他们身上的诗性被唤醒了。诗歌就是人用浓缩的语言来表达存在本身的诗意。

    东莞时报:看起来,诗歌并非生活的必需品?

    吕约:诗歌看起来不是必需品,但它在一些“非常”时刻,会成为重要的力量。波兰诗人米沃什曾说过这样一个现象,在波兰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工人、农民、年轻人、老年人都在读诗。诗歌成了社会重要的角色,成了直接表达灵魂的手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食指、北岛、舒婷到处流传;在某些非常时刻(比如汶川地震时),诗歌也成为一种类似祈祷的方式,进入公众传播。

    诗歌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它不一定总是处在中心的位置。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四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中心;上世纪80年代初,诗歌又回到了中心;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诗歌因为无法市场化,又失去了中心位置。但对个体而言,诗永远不会死亡——除非人身上的诗性彻底死亡。

    东莞时报:你提到诗歌不能市场化,这是不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门类的特殊性?

    吕约:文学有很多种类,小说也分为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通俗读物满足了人们基本的消费欲望,那就是通过读故事达到休闲、消遣的目的。而严肃小说,则更多停留在文学探索的方向上。严肃小说其实和诗歌是一样的命运,无法完全市场化运作,这是严肃文学在当代语境下的一个共性。但这也是另一种“幸运”。

    东莞时报:在骆一禾诗歌奖的获奖感言中,你提到了语言危机,诗歌能解决这样的危机吗?

    吕约:人最理想的语言状态,就是自己小时候,童言无忌,大人说的话有很多伪装,而童年语言没有被扭曲。成人后,我们说着很多言不由衷的话,而在我们童年,以及人类童年(远古)的时候,语言是真实和诗性的互现。这是诗歌的梦想。

    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诗是语言的种子,藏在什么身上,有的人可能把它遗忘了,有的人可能悉心照料它;小说的语言是一棵树,不断生长,枝繁叶茂,它通过树枝、树叶的生长使得经验展开;虚假的语言像是一棵圣诞树,它的根基已经被斩断,虽然上面挂满了彩灯、彩带,被装饰得很漂亮,但它看似繁荣,实际上已经死亡了。

    东莞时报:你的诗歌理想是怎样的?

    吕约:诗歌是我表现自己和世界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在我看来,诗歌能够最准确、快速地切入世界的核心,以最快的速度穿透事物、穿透对象,这就是理想的诗歌状态。我通过语言来创造和世界的关系,不会被其它东西阻隔。对我而言,诗歌是很重要的表达方式:我抱着一种审美的眼光,没有功利色彩地观察生命,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来表达,能够不被现实逻辑所扭曲。

    一个好的诗人,在被阅读的时候,能够激起读者心中诗性的意识,这就是最好的文学、最好的诗歌。就像把你放置在高山顶上,又赠你一副望远镜,你可以俯看万物,同时,又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东莞时报 2012年3月4日
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2-03/04/content_93510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