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小学作文教学 |
分类: 教育 |
中学作文教学随笔二则
文/涂国文
少年情怀总是诗
“少年情怀总是诗”,是歌德的一句名言,赞美少年人总是怀揣着诗一样浪漫而热烈的情怀。对于少年人而言,他们眼前所见心中所想,莫不是诗;甚至,他们的生命就是一首人间最美的诗。
然而,我在此提及歌德这句话,是想说若从初中作文教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这句话同样能带给我们某些有益的启示。众所周知,相比于小学作文和高中作文,初中作文更难教。小学作文教学可以选择儿童文学作为突破口,高中作文可以选择随笔作为突破口,初中作文教学突破口的选择则要棘手得多。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是与初中生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密切相关的。相比于童真的小学生,初中生开始有了些许混浊;相比于“三观”趋于明朗的高中生,初中生则显得有点迷茫。据有关心理学家研究,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加上初中这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发生心理的异常行为——叛逆,更是加大了作文教学的难度。
初中作文教学应如何破局?恐怕需要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我们关注他们的作文,必须关注他们的内心。初中生大多心灵丰富,浪漫热烈,多愁善感,偏激脆弱,极易受到触动,往往会因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产生连绵的情绪和情感,同时,又因为他们保持了很多良好的天性和品质,敢想敢说,渴望表达。而这些,都是非常接近诗歌或者干脆就是诗歌的一种心理状态。
那么,我们可否尝试选择诗歌作为初中作文教学的突破口之一?
让随笔为人生助飞
高中作文教学有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兼顾,既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又能帮助他们在考场上获取高分的两全其美的做法?答曰:当然有,随笔教学就是一个最佳选项。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大致分为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和说明性随笔三大种类。“随笔”之“随”,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所倡导的作文法则无不契合,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和科学性。
真正的作文,应该是自由的、灵动的、优美的、丰富的、及物的、理性的、深刻的与独特的,而随笔,为帮助学生抵达这些写作高标搭建了云梯:它题材不拘,表达自由;形式多样,结构灵活;篇幅不限,可长可短……
没有哪一种文体能像随笔这样,既能自由地驰骋写作意志,又能充分地展示写作才华;既能个性化地倾诉生命感受,又能真实地表达人生见解;既有助于关注内心,又有助于关注生活;既有助于塑造感性人格,又有助于锤炼理性思维。
随笔,特别是议论性随笔,不仅是全面提升写作思维品质的利器,更是近年来通往高考高分作文的一条秘密小径。因此我强烈建议想提高作文水平的同学们,平时多看看、多练练随笔吧,尤其是广大即将迈入高考考场的高三同学们。
(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