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傩送
傩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41,589
  • 关注人气:84,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田幸福为何还要外出打工

(2014-05-19 00:46:13)
分类: 时评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还显示,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中国青年报》5月18日)

 

华中师大的这项调查做得很扎实,前后历时4年,调查样本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多个村,走访了3648位农民,通过对预设的30项指标进行综合测算得出相关数据。因此,必须承认该项调查有一定科学性。但“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这个调查结论多少令人感到意外。

 

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是:既然种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兄弟要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2609元,算下来一年可挣31000余元,而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虽说收入不是决定幸福感的唯一因素,但经济状况作为评判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两者相差如此悬殊,“种田比打工更幸福”的可信度就不是很高。

 

说种田比打工幸福,大致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是,这两个群体用于自我评价幸福感的参照系不同。普通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熟人社会的横向比较,它是一种“我过得不比别人差”的心理平衡。对务农农民而言,一个村子大家都是种田的,而无论怎么种田,收益相差都不会太大,比较容易获得心理满足。而打工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工人,同样的工种,农民工和国企员工的薪水往往有天壤之别;此外,农民工还要承受在城市里做“二等公民”的诸多权利不平等。因此,相比在家种田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比较容易心理失衡。

 

但因“同类相比”而得来的幸福指数,终归是一种“浅层次的幸福”,说得好听叫乐天知命,说得不好听叫安于现状。曾有媒体调查发现,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有99%不愿再回乡务农,这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对“幸福”二字有了不同于父辈的认知,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而这样的追求,不仅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或者说,他们看到了城市和乡村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诸多领域存在的巨大鸿沟,纵然在城市里打工很辛苦,甚至受到方方面面的歧视,也要留在城市里“痛苦地追求”。

 

当然,幸福感因人而异,不能说“浅层次的幸福”就不是幸福,一个人明明感到幸福,我们非要说他很悲惨。但“幸福指数”作为近年来屡屡引发热议的公共话题,给社会管理者带来的启示应该是,如何消弥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利差距。在这个意义上,“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可以有如下双重解读:第一,农民工在城市里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重要原因;第二,农民在整体上还处于权利弱势,不能因为部分种田农民自我感觉比打工农民“更幸福”,就对他们的“不幸”视而不见。

 

媒体多次报道,中国农民的基本养老金只有每月55元,一些农村老人因老无所依、不愿拖累儿女而选择“自我了断”。安徽定远县44岁农民刘敦和双脚因患病而肿胀发黑,由于没钱治疗,只好“自断双脚”。这样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发生在城市,也不大可能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只能是种田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