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h Jen
的中文名字是任璧莲,她是第二代华裔美国人。
当年她和校友马友友同期被评为美国哈佛大学十大杰出校友……
阿妮这次在上海的家里,接待并跟她初次结识,一起相处了三天三夜,留下了三个深刻印象:
笑容:任璧莲的笑容很饱满,说话爽朗,大概是因为笑太多了,她的眼睛就象一弯美丽的月亮。
孝心:任璧莲这次来上海是受父亲之托完成一项事务。每天晚上,当她在电话里给父亲汇报事情进展后,总会非常满足地说:“只要我爸爸高兴,我就高兴。
I am happy if my father is happy 。”
温情:前天周六早上我们出门的时候,任璧莲说今天是她先生的生日,她要给他买礼物。
在田子坊,她精心选中了一个手动的咖啡研磨过滤器(Coffee mill/Vietnamese Coffee
Filter),愉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再说自己的先生是咖啡迷。
晚上在回去我上海家的路上,任璧莲说她一回家就要给先生打电话祝贺他生日。结果我们刚进门,她先生“算”好了似的首先打来电话!真是欣羡他们之间的默契……
当听到任璧莲对着电话机深情快乐地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时,我被深深感染,也大声地合唱起来。

Gish Jen
任璧莲是美国的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英语学位,曾经工作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她现在仍然从事小说的写作,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因为和书商有约等缘故。任璧莲说在美国,她同一个时段内,常常要进行十件事情:打字、接听电话、洗衣服、辅导孩子功课、回应学校老师、接送孩子上下学、厨房功课、关注先生的事情等。

我们拥抱道别的时候,阿妮叶李情不自禁地问任璧莲:“我可以不可以写你在我的Blog里?”
任璧莲俏皮地说:“我给你一个礼物:一张允许你写我的‘通行证’!”那一刻,阿妮叶李仰望着女神。
Gish Jen
于2007年4月5日接受美国电视媒体采访,全美超过二十家电视台对此做了报道。
任璧莲 的
website
http://www.gishjen.com/
补充:
1986年任璧莲 Gish Jen
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在美国社会》。
1991年发表小说《地道美国人》以及续集《在希望之乡的蒙娜》(1996)。
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1991)中的一篇被收录在《本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
1991年《典型美国人》(Typical
American)以轻快、诙谐、反讽的笔触,表现了中国移民追求“美国梦”的奋斗历程,探讨了美国族裔双重文化身份的转换和建构、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和调和,质疑了“熔炉”模式中“典型美国人”的定义,颠覆美国主流社会对族裔的本质论式的偏见。
1996年发表《应许之地的梦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2004年发表《俏太太》(The Love Wife)
描述一个从中国大陆来的年轻保姆,在一个多种族的华裔王家所引发的故事,从王氏(Wong)
家族的反应,大胆探讨家庭、个人认同、种族及美国梦等问题。
时代亚洲杂志( Time Asia Magazine )对此小说进行了介绍。
Dear
Gish,
It is nice to see you in Shanghai. I
wrote about you on my blog
today.
Please take a look and let me know if
anything is not proper. I am the only one that
can modify it to your
wish.
Best
wishes.
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