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2006-12-29 23:12:23)
标签:

山东临淄

海路交通

中外交流

西汉

埃兰

分类: 博物馆·展览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     13图为1978年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西汉齐王刘襄,陪葬坑的年代约为前179年。48图为山东青州西辛村战国时期的齐王墓出土。

 

北大的林梅村教授专门研究东西方交通史,专攻梵文、吐火罗文、佉卢文、犍陀罗文什么的(听着都吓一跳吧)。据他的研究,这些“列瓣纹银豆”都是“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十一月,我陪李零、林梅村老师专门赴临淄、青州考察这几件文物,增加了不少见识。据说这几件列瓣纹银豆下面都刻有铭文,遗憾的是这次由于展柜被封死不能取出文物,所以未能看到这些铭文。

 

以下文字摘自林梅村老师《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第六讲《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海上交通》。

 

“临淄西汉齐王墓银豆是在一个异国情调的银盒上加工改造而成,圈足和豆盖上三个卧兽是后来附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孙机先生最先注意到这件银器可能来自近东,以为源于古波斯或帕提亚艺术。然而,南俄草原斯基泰王陵出土了类似的黄金艺术品,与斯基泰早期文物共存,时代在公元前7——前6世纪。当时波斯尚未立国,这种近东艺术品产生时代无疑早于古波斯艺术。

 

“关于这个银盒的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先生注意到银盒上刻有“三十三年”铭文,而汉代皇帝在位年代没有一个超过这个年代,所以他认为这个纪年应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无独有偶,山东青州西辛村战国时期的齐王墓又出土了两个近东艺术风格的列瓣纹银盒,这个发现将近东艺术传入山东半岛的年代,从秦代提前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就目前所知,这种列瓣纹金银器最早见于近东埃兰文明,工艺传统后来为波斯人、帕提亚人所传承。伊朗近年发现一件埃兰银器,艺术造型与山东青州战国齐王墓出土银盒以及临淄西汉齐王墓出土秦始皇三十三年银盒如出一辙。该器据说出自伊朗,器高17.8厘米,口沿刻有埃兰文,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前6世纪,那么,山东半岛出土地公元前3世纪的埃兰银盒,显然从海路传入中国。

 

由此可见,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之路就已经建立了。

 

注:埃兰地处今伊朗南部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列瓣纹银豆——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