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青春乐章 |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由秋到冬的过渡时期。
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深秋清冽的早晨,溪边荒草中、疏枝枯叶上,冷露凝结为霜,那剔透的寒意似乎在提醒我们,该和秋天说再见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又有《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寒霜通常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此时地面热量消散,温度会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近地面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霜花。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就是霜降时节客宿枫桥时的愁绪。
霜降有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以备过冬,还将猎物摆成排,以兽祭天,透露着生命对自然的感恩;
二候草木黄落:此时草木枯黄,落叶飘零,飒飒风干,万物衰颓;
三候蛰虫咸俯:蜇虫也藏进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以冬睡之姿躲避严寒与风霜。
相逢有相逢的美丽,告别有告别的风景。霜降之后,秋天也以独特的姿态为自己在四季的画屏上定格。
秋菊傲霜
“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秋菊却在一片颓败中凌霜绽放。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赏菊花,也就成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高洁傲岸的品质的景仰。
霜伴红叶
深秋,枫树、黄栌等遭霜侵后,叶子火红,灿如锦绣。那一片片红艳,就是秋天最美的告别。 人们喜欢结伴登山,驰目远眺,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也在肃杀的冬天到来前,最后一次感受大自然的热情和生机。
霜降之后,时有冷空气来袭,无论是饮食还是运动调养上,都应谨慎。那么,霜降之后如何养生呢?
饮食以清补为主
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取,还要注意胃的保暖,以免引发疾病。
凌霜食柿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强健筋骨。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高大的柿子树上硕果累累,黄叶片片,与橙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不喜人。咬一口,汁液饱满,绵软甜糯,大自然是要我们把这丝丝香甜藏于齿间,藏于心中,让肃杀的冬天里也有美好的回味。
栗香满巷
深秋一来到,街头巷尾,炒栗子的小贩们又忙活起来。黑砂翻滚,炉火熊熊,饱满的栗子时不时把棕色的外壳冲破,阵阵栗香便弥漫在空气中。《燕京岁时记》中就曾写道:“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味。”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栗子能养胃健脾,补肾活血,也是这时的进补佳品。
采摘冬桑
此时也是采摘冬桑的好时节。桑叶性寒、味甘,入肺、肝二经,可疏散风热、清肺降燥、清肝明目。此物兼有清、润两种药物功效。外用又可生发、祛斑。《本草纲目》记载:“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而桑叶入药,必须以晚秋霜打之后方可用,以叶色黄橙为佳,称为“冬桑叶”或“霜桑叶”。
注意下肢保暖
霜降过后气温下降较为迅速,为预防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的保暖;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患有肠胃疾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也应减少户外运动,免受冷空气侵袭。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叶子落了,敲打着冬天的门,此时宜剪一段秋日阳光,在心中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