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高诚
作家高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764
  • 关注人气:1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2017-02-15 16:05:35)
标签:

优秀

传统

文化

钱穆

传承

分类: 随笔杂文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是首要任务

​       这里有个关键词“优秀”。我们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时,这个关键词如何都绕不过去。因此弄清楚什么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既必要也紧迫。因为它关乎我们应以怎样的思维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此前我写过一篇小文《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针对一些模糊认识做个粗浅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迄今为止,数千年历史,一脉相承,难以割断。像浩瀚无垠、绵延不绝的大海,这也便是“传统”的题中之意。如果铺展开来,其丰富多彩、容量宏大的内容,说不尽、道不完。

       而在这海洋般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条主线一直若隐若现于中国人的眼前和脑海,那就是儒家学说和思想。尽管它经历多次风雨灾难,却仍然挺立潮头,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然而,清醒的有识之士,在进入二十一世纪、迎接全球化的风浪时,发现有“调理机件”、修正航向的必要。仅举一例。有学者提出,《弟子规》不是“经典”,是一本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进而对这本由《论语》《礼记》衍生的读物做了剖析,指出其“很多内容同现代社会脱节,理念上的落伍尤其可怕。”​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中华诗词大会这类活泼的传承与弘扬形式

​       甚至有人认为《弟子规》宣扬的是动物园伦理。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它没有一句糟粕,都是精华。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在我看来,暂时有分歧是好事。因为它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理不辩不明,真理往往是在争鸣中产生。至少这是对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负责任态度。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似是而非却又堂而皇之的情况。我在前述《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文里举过这个例子:在甲地,有标语称“没有国哪有家?”而在乙地却是“家齐而后国治”,标语落款是同一权威机构。这极容易给大众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再比如,“礼是福”“仁者寿”等等标语宣传画随处可见。

       “礼”是什么?“仁”是什么?其符合现代社会的成份在哪里?都要“名正言顺”才能起到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亦如需要弄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其中哪些“优秀”一样,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贻害无穷。

孔子学说和思想与诸子百家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注意到,《今日头条》在《头条问答》发出一则“孔子学说的局限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个好问题。因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学说,在今天看来,的确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比如说:按照中国现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观点,孔子学说强调“在内为仁”“在外为礼”,而忽视“人我之间不能不有隔阂”,因此为防止由此产生的不安,需要有正义、自由与法律的问题。

       孔子学说和思想历经两千多年,既然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就有它的理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囫囵吞枣”,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概供上祭坛顶礼膜拜;也不能全部废弃不用,甚至“一把火烧光”。这就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当然这也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总之,我们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前提是弄清什么是“优秀”,方可谈“传承”与“弘扬”,也才能葆有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更好地吸纳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精髓,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化,也包括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如此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从而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017/2/15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告知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