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蕾
余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260
  • 关注人气: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终于露出课改的曙光

(2007-06-11 10:36:09)
分类: 语文教育随笔
  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终于露出课改的曙光

 

□ 余蕾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一改历年僵化冷漠的面孔,显示出课改的生机,让人们终于感受到了课改的曙光,这无疑是高中乃至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福音。

我一直认为,语文考试不应停仅留在语文知识复现的考查上,它应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技能、智力、审美情趣、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创新意识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展示平台。湖北2007年的语文试题开始显示了这一功能,可圈可点处不少。

修改病句,是久考不衰的题型,许多人据此以为,繁琐的语法分析必须强化,于是,为了这3分,不惜以牺牲读写为代价,从初中到高中,用大量时间去做浩繁的名词术语的研究和机械的演练。而我们在教学中所演练的,许多其实是并不多见,故设障碍的例题。这次的病句修改题,自然仍打上了语法分析的烙印,但命题者没有在病句中故弄玄虚,只要有良好的诵读习惯,凭着语感,也不难判断。

背诵题型的微调值得肯定。高考多年不变的背诵题型是,给上句写下句。这次在给上句后,对名句作了提示性点评。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多余,命题者已经关注到了背诵考查“死接句”的弊端,而暗示了根据语境提示进行动态背诵的运用考查。其实,进一步思考,不给上句,提示如果再明确一些,学生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调动自己的诗文名句积累,选句填空,或许正是命题者的追求。我曾在“博文”中谈到过,动态的理解背诵必将取代僵化的接句背诵,因为在语言交流和写作运用中,脱口而出地使用名句,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人们欲看得更远,便脱口吟诵“更上一层楼”,看到长江滚滚东流的恢宏气势,便脱口吟诵“大江东去……”,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是不需要等着上下句进行接对的。“接句”只是“小儿科”的语文游戏而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奥运歌词和“八艺节”对联创作两道题。且不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两道题,将音乐、美术引入考题,就丰富了语文考查内容。这是诗歌(大而言之)创作的考查,是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考查,是修辞、语法灵活运用的考查。而且,把近几年流行的仿写考查放在实际运用之中,突出了实用性。初看题目,我便有一种冲动,按要求为“八艺节”题联:“仙鹤偕楚天云水同迎祥瑞八艺;神钟谱鄂土乡情兴奏和谐五音。”可见,题出的好,做题人便不会感受被动作答之苦,而会产生一种展示的欲望。这两道题都没有整齐划一地设置所谓“标准答案”,命题者把困难留给了阅卷老师,却把个性化理解和表达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也是试题的一大亮点。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题,总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陷入“审题”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命题者想着在审题中制造障碍,以为不如此便不能拉开档次;应考者想着各种招数突破“障碍”,以便以不变而应万变。于是,作文题要么远离学生生活,要么层层设障,弄得玄而又玄。其实,正常的写作中是没有审题一说的。因为要考试,自然要由别人命题,于是才有了按题目要求作文的规矩,于是有了所谓“审题”,于是更有了五花八门的“审题障碍”,于是“审题”便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谁也不敢忽视的训练门类。我们考查的是学生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怎能因审题而障碍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和表达呢?朱自清写父亲以“背影”二字为题,鲁迅写祥林嫂的遭遇,以“祝福”二字为题,其题目的深意是作者自己表达的,不是“审”来的。若要以“审题”论,先审后写,用这样的题目写出这样的文章,恐怕都难避“跑题”之嫌。所以我主张命题者可提出写作要求,但不可在“审题”上玩弄花招。许多学生喜欢写作,我看过他们的练笔,立意新奇,构思巧妙,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可每逢考试作文便胆怯,怕难过审题关。这次有关“母语”的作文题,应该说开了个好头。提示和要求说得明明白白,绝不卖“关子”。不设“审题障碍”,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更加自由的展示,也就更能客观公正地区分出作文的优差。而这种区分,不再是审题正确与否上的区分,而是立意、选材、构思、表达水平上的区分。

湖北的这套试题还有个细节,我们不要忽略了。它取消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之类的板块语,而代之以自然数列项。虽然痕迹尚在,但已有模糊的趋势。我曾说过,"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单独列项不科学,阅读写作中不是处处都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么?我认为,语文知识随文考查势在必行。

总之,我们终于看到,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露出了语文课改的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