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狠扣分”是教育部强权的产物
图文/大连上空的云
令人关注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最新出炉,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全国考纲中,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分析教育部出此狠招猛药有它的现实背景,在时下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的使用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在英语受到广泛追捧的大环境下,汉语言的重视程度正在受到忽视,大量新新人类创作的网络语言以及符号化语言正在对汉语言形成了有目共睹的冲击。因此,教育部在高考考纲中出此措施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利用高考的指挥棒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及学生从基础做起,希望师生在基本功上下功夫,维持并提高汉字的使用和传承过程中的正统性和稳定性,使汉语言能健康规范的发展,甚至使用此措施来捍卫汉语言的尊严。
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得到普遍叫好,特别是教育同行的质疑之声很高。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是出台这种决策却是草率的。良好的愿望并不能隐藏这种这种规定的强硬。毫不客气地说,这条规定是教育部强权的产物!
我们分析,错字的原因是复杂的,作文中写错字并非是考生的基本功差一个原因导致的,高考考场中的紧张状态下,加之时间有限,考生一时提笔忘字是时常发生的。不但高考,就是成人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就是大作家或是功底深厚的写作高手,出现笔误或者是其它疏漏也在所难免。而考纲中规定错一字扣一分,上不封顶,这正是一种强势权力的极端主义的典型表现!这种惩罚性的规定从高考评价考生的角度讲,也是极其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因为它过分夸大了写字在分数量化中的权重,因此这种评价严重影响了高考评价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这正是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质疑的重要理由之一。
再进一步分析,“狠扣分”的板子抡起来了,重重地打在本届考生身上,也是对本届考生不公正的。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学生对汉字书写错误的增多,也不是一时可以纠正的,而在平日的考试评价中却对此没有提高到相应的高度预以重视,却在临近高考突然出此决策,有一种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之嫌。所以这种没有经过论证的、草率出台的政策往往没有它的生命力,很可能又成为朝令夕改的产物。如果此政策不幸被笔者言中的话,那就更加损害了本届考生的利益,更主要的是损害了教育机构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重视汉语言,是全社会的事情,不单单是教育部的事情,只有全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并采取措施,包括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才能真正解决汉字在未来被边缘化的危险。
【注】本文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如转载需本人同意。《仰望星空》圈友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即可。
【来访朋友,欢迎加入本人创建的《仰望星空》 博客圈。让我们在这一片共同蓝天下仰望星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心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人、事和物,用我们各自的方式(文字/图片等等),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