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磐石之心
磐石之心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1,482
  • 关注人气:16,6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云投资分众传媒150亿,隐藏惊天秘密!看不懂的人损失百万

(2018-07-20 12:51:56)
分类: 磐石之心看互联网

世界一直在变,随之而变的是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宣布150亿增持分众传媒,这家楼宇广告平台为何这么值钱?这是因为分众在线下广告展示市场的垄断地位,每日带来的海量曝光。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457746504/0

 

蚂蚁金服投资雪球投资者平台1亿美元,同样是这样的逻辑。因为,雪球网连接了海量的投资者以及高净值人群。

这本质上还是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思维。这与阿里投资大润发等商超的思维是一样的。而这背后则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商业模式O2O。有人说,O2O并非新商业模式,一直都存在。但是O2O模式并未如此的普及,在未来,O2O将替代一切商业模式。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457746512/0

 

据此,我们能够完美解释大量看似不赚钱,疯狂烧钱的行业为何还有资本进入。据此,我们能够判断哪些商业会衰败。

第一,疯狂烧钱,难赚钱的共享单车行业,为何不倒?

摩拜在被美团收购前,每月亏损数亿元。美团为何收购这家只亏钱,不赚钱的企业?ofo小黄车,总是被吆喝倒闭,为何仍然活着?哈罗单车为何阿里愿意下重金?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458300586/0

 

这是因为共享单车的寡头企业,拥有数百万辆,甚至千万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每天被骑行数千万次,这个庞大的流量入口的价值,就像是一家拥有数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小米估值530亿美元,也是流量入口的价值,否则仅仅是卖手机和智能硬件,根本不值钱。

华为说2018年手机将卖出2亿台,这背后是2亿个活跃网民,这正是华为手机的巨大流量入口价值,是一座金矿。

在这个世界上,你还能找到几家每日活跃用户次数超过千万的流量入口?所以,基于此判断,ofo小黄车不会倒掉,想接盘的企业很多,这是因为入口的稀缺性。

第二,为何手机点咖啡的创业公司融资数亿元?

瑞幸、连咖啡,接连多轮融资,你以为他们是真的要干掉星巴克?本质上,这些手机点咖啡的公司与星巴克是一样的,星巴克以海量线下店获得流量入口,而这些创业公司,则通过手机与咖啡的O2O模式,获取流量入口。

手机点咖啡的企业,可以亏损烧钱,培养用户习惯。一旦形成了寡头垄断,就可以大而不倒,自然有想要这些流量入口的企业投资,甚至收购它们。

第三,为何老式商场死了,而综合商场却获得巨头投资?

最近,青岛多家大型超市、老式商场关门歇业,比如,市北区的麦凯乐、李沧区的银座以及市南区的阳光百货等。

而阿里巴巴、腾讯等相继投资了许多综合商场,而综合商场活得都很不错。这是因为,老式商场与超市的“流量入口”价值消失了。

消费者去商场是为了逛街,逛街就带来人流量,线下的人流量就是网上的入口,O2O模式是成立的。没有入口价值的线下商业,都会死掉。这也能解释为何24小时便利店风生水起,因为抢占了社区入口。

第四,未来所有投资机会都在O2O,得“流量入口”者得天下。

“流量入口”本来只是互联网的概念,在万物互联网的时代,一切皆是入口。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场景、一款设备、一块屏幕,都将成为入口。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商业模式将发生巨变,没有“流量入口”价值的企业将死掉。这也意味着,一场洗牌。建立在O2O之上的新商业模式,将替代旧的,这诞生了无数机会。

共享汽车亏钱推广、无人售货亭、无人按摩椅、无人咖啡机、无人货架、无人橙汁机......,一旦技术成熟、用户习惯建立,所有行业都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作为企业负责人,应该看到这个趋势,并尽快转型。那些不转型的大型传统商场都死了,而转型的却都活得舒服。那些在自己领域,建立O2O模式的创业者都获得了巨大的投资,而仍然延续旧模式的创业者却阵亡了。

每个人所在的行业,特别是老旧传统产业都面临这种变革,甚至是城市的古力盖,联网后都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以O2O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企业,然后想办法创造崭新的模式,享受变革的红利。

而作为投资者,应该投资那些具备O2O价值的企业,这会让你的投资获得更多回报。

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你却仍然是一只井底之蛙,世界会抛弃你,不留一点痕迹。(完)

磐石之心,互联网鲁迅,独立评论人,网易号年度有态度作者、2017年十大自媒体、蓝鲸TMT年度优秀作者、专栏作家,著作有《解密小米》《互联网黑洞》等。专注于解读互联网的未来,10年撰写1000万字深度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