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贝尔文学奖究竟离中国作家有多远

(2007-10-10 11:10:15)
标签:

人文/历史

诺贝尔

文学

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一直是媒体热衷炒作的话题,“谁谁被某某推荐为候选人了”,“谁谁有可能今年问鼎了”,“谁谁早就该获奖了”,“不要把诺奖当回事”,“那只是几个不懂中文的瑞典老头子私下攒出来的”,“诺奖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等等,总是不绝于报端。有许多中国作家不管出于何种心理,骨子里都有一种浓重的诺奖情结。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无可赘言。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每逢此刻,许多人的心态都很微妙。曾有人不无“恶毒”地嘲讽道,每年福布斯名人榜一出来,中国非名人就集体仇富一次;每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出来,中国作家就集体痛经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究竟离中国作家有多远?

 

中国的作家们都在集体为诺奖努力着,嗅着评委们的喜好,写着不伦不类的文章,结果是老外不爱,国人不喜。作家莫言曾说:“诺贝尔并不是发放救济粮啊!”“其实这个世界上有着庞大的作家群,有那么多人在排队,为什么就要颁给中国人一个呢,就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拿过吗?”此说颇有道理,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诺奖评选看你脸色行事,人家没义务做慈善家,也没有必要四处派发救济粮。在空盼诺奖无望之时,中国的作家们也更加务实起来,使得当代文坛越来越浮躁,许多作家开始为市场写作,一本本垃圾畅销书随之诞生。看看当下的中国文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是木子美之类的“下半身写作”;让人失望透顶的,是《有了快感你就喊》之类大作家的“时髦”;被捧得高高却缺少文学底蕴的,是那些“新概念”之类“快餐文化”、“流行文学”……民生关注、公共关怀、现实主义,离文学越来越远;无病呻吟的忧伤派,矫揉造作的爱情派,痛苦奋斗的个人传记派,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学市场的主流,中国作家们与诺奖也便渐行渐远。

 

中国作家们之所以有着如此沉重的诺奖情结,一百万美元的优厚奖金是一方面,奖金背后的声名更是作家们梦寐以求的,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相信没有谁会对此无动于衷。可为了功利而屏弃了文学的内涵,一心为诺奖上下求索,为获奖而拼命写作还有何脸面对文学的高贵?

 

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作家来讲是集体痛经,就不得不再说说中国导演对奥斯卡的单相思,中国三大著名导演——张、陈、冯为其集体努力却都一无所获。当李安成功捧奖之时,中国的导演开始心血沸腾,仿佛寻到了奥斯卡的死结,觅到了收获奥斯卡的捷径,一部部华丽的古装大片接踵而至,却又纷纷戮羽而归。殊不知,《卧虎藏龙》给老外们的只是眼前一亮、心里一颤,尝尝鲜罢了。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中国作家们借鉴的案例,《卧虎藏龙》成功收获奥斯卡值得中国作家们细细思考一番,看看能否由此也把到诺奖的脉。中国式的电影能赢得老外的认可,相信,中国的文学只要下对料也该有适合老外口味的作品。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作家们为何要一味地去迎合,效仿外国人的作品风格,而不去细咂么自己的文化,写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吃惯大鱼大肉,早晚有想吃棒子面饽饽的时候,中国文学早晚会得到诺奖的垂青。上一次老舍与诺奖擦肩而过,无论这是以讹传讹还是事实都说明世界在关注中国,诺奖也在打探中国文学,由此可见,诺奖离中国作家并不遥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