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为18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历书记载:“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曰: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今日秋分,应该艾炙,秋分艾炙对身体有益。
秋分艾灸取穴以督脉大椎、肺腧、大肠俞、肾俞以及任脉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为主。可以起到预防秋燥,滋阴润肺的作用。另外,秋分时节灸足三里、中脘(肚脐上4寸),能强壮脾胃,促进消化道的运动,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红薯、枸杞、南瓜、大枣、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前一篇:秋分时节:枸杞核桃小米粥
后一篇:秋寒冽:润 燥粥
< 前一篇秋分时节:枸杞核桃小米粥
后一篇 >秋寒冽:润 燥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