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旅行/见闻十一扬州瘦西湖摄影美图photo旅行 |
分类: 东走西看 |
游瘦西湖是一定要坐画舫的,一来这湖是一个长长的“L”形状,路程不短,
二来这湖上的美景在岸上是领略不到的。
“长堤春柳”是一景。
如果愿意坐着人力车走过这“长堤春柳”,则可以听师傅说一说古人为什么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腰缠十万贯”到瘦西湖这个“销金窝子”的故事了。
船行一路,经过的小桥不少,这是玉板桥
这是春波桥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五亭桥受北海五龙亭影响的痕迹很深,
所以,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北海琼岛春阴之景。
吹台俗称钓鱼台,相传清乾隆南巡时曾在此钓过鱼。
远看钓鱼台,游船画舫尽收眼底
忽一会儿有歌船游来,江南软语刹是好听,但唱词却有些不懂。
导游说,都是传统曲目,每天在湖上来回表演。
这就是那著名的二十四桥了。
杜牧有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但就是这桥名字就引动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
小金山的得名,是因为它很像镇江的金山,不过体积太小了一些。
门口的狮子笑容可掬
起死回生的古树。其实树并没有生,是攀缘的凌霄花将它伪装了起来。
国庆期间,游人如织,瘦西湖也被装扮得喜气扬扬
新疆的舞蹈展现了异域的风情
正在表演的新疆妹妹
高跷队在景区与游人同乐
一对开心的“小眼镜”
游罢瘦西湖,就总回把它和西湖比较一番。
风景都是很美,但西湖的故事似乎更多,这因为西湖本身就成长得更久。
但就画舫游湖来说,我则更爱瘦西湖,记得在西湖泛舟时四面是水,但在瘦西湖则可见两岸轻柳亭台一一而过,更可穿越无数的桥洞画梁。或者可以说,瘦西湖其实就是一条莺歌燕舞的风流河,同样会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当然,明年的三月是应该再去一次扬州瘦西湖的,
到那时春城飞花,一定会是另外的一番景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