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o2o苏宁万达王府井银泰it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在汹涌而来的电商大潮之下,传统的零售企业被彻底打懵了。2月28日,苏宁云商(SZ:002024)发布了一份异常惨烈的业绩快报:2013年,苏宁云商的营业总收入仅仅增长了7.19%,净利润却暴跌了86.32%。作为国内零售老大的苏宁尚且如此,其他零售企业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老冀觉得,摆在零售企业面前的出路只有,那就是拥抱互联网,加紧推进O2O转型。实际上,很多零售企业已经踏上了轰轰烈烈的O2O转型之路,例如苏宁正在尽快推进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云商之路,银泰和天猫在去年双十一合作了一把O2O。由于零售的产品不同、过去的商业模式不同,这些零售企业所走的路也各不相同。经过收集整理,老冀归纳出了以下的四种模式,分别是苏宁模式、银泰模式、万达模式和王府井模式。
零售企业的四种O2O模式
O2O模式 |
苏宁模式 |
银泰模式 |
万达模式 |
王府井模式 |
O2O目标 |
开辟线上网购新战场,同时扩大线上/线下的销售收入,形成新型商业零售体 |
到天猫上开店,增加自身的宣传窗口和业务渠道,形成对线下零售的补充 |
线上业务为做强做大线下业务而服务,线下做大数据精细化经营 |
与微信深度合作,提升线下逛街的消费者体验,最终得以提升收入 |
主要的 竞争对手 |
京东 天猫
|
天猫上的同品类商家 |
大悦城 凯德置地 |
大量其他与微信合作的商城 |
优势 |
企业自主控制所有资源,有很强的自主性,资源调配和协调都比较容易 |
初期投入小,管理容易 |
线下有着庞大的门店和海量的人流资源 |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提前布局有利于积累经验 |
劣势 |
线上业务不占优势,投入成本高,运营难度巨大 |
线下要为线上导流,让自己暴露在大量同类型商家的白热化竞争中 |
建立会员体系时间长,步骤多,资源消耗大 |
微信虽然是很重要的沟通平台,但是很难带来新的生意 |
机会 |
线上业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线下的本地服务业务容易与线上门店结合 |
可以积累一些电商运营经验,为自己下一步大规模地自主经营电商做准备 |
因地制宜,以线下资源为核心,国外有成功的案例(韩国OCB、英国Nectar等) |
微信的升级和微信支付平台的完善,让商家很容易搭建自己的移动购物平台 |
挑战 |
转型投入过大,如果效果不佳,既不能PK掉线上的竞争者,也会被线下竞争者超越 |
短期内线下和线上业绩均无法得到提升,很容易陷入投入产出不匹配的困境 |
庞大的线下资源整合起来耗时费力,上亿会员体系的运营对运营团队考验巨大 |
光有工具,但是缺乏运营人才,很容易形成同质化竞争,抵消领先优势 |
主要的 技术支持 |
IBM为其打造了完整的线上和线下业务模式、技术平台和运营机制 |
淘宝/天猫为其打造线下倒流线上的电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运营指导和广告补贴 |
自己的IT团队开发,同时引入雅座的“大会员+大数据”后台技术、运营与业务咨询 |
微信为其建立了完整的线下购物新体验,微支付、微生活会员卡助其形成商业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