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前方记者的一封信

(2008-06-02 09:45:58)
标签:

杂谈

                写给前方记者的一封信

                       依 旺

肇文、健森、于建:

    从你们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至今,10多天没有看到你们了,我可爱可敬的兄弟,但愿你们一切都好。

    肇文,你的照片上了5月30日北京晚报的头版了。在北川,两侧是如山的废墟,空旷的路中间站着你,戴着大口罩,拿着采访本边看边记。我知道,此时的北川已是空城一座了,你是冒着勇气、费劲周折深入这里的,因为你想尽好一个记者的职业责任,想为历史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的瞬间。照片上的你身影很小,但对我们后方的人却是一种震撼。肇文,你知道吗?当大样打印出来的时候,平台上的好些同事都过来看,大家都敬佩你的勇气,也都非常想念你。

    5月30日下午晚报召开全体大会,表彰了张宏江、王成、刘晓星三位英雄的记者。任总讲话时,哽咽而泣。他特别提到了你们,说:至今仍战斗在前线的记者,也都是英雄。我当时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句话,并立即发短信给你、健森和于建。过了一会儿你的短信就回复过来了,上面淡淡地写道:“谢谢领导的夸奖和关心,但灾民太惨了,我们在灾区做的事情微不足道。”说实话,在我的印象里,你平常嘻嘻哈哈的,思想行动未见高大闪光之处。但此时你的境界,真令我自叹弗如。

    “小钉子”,这是大家开玩笑时给你起的外号,这里我也想叫一声。每次我给你打电话讨论你们何时回京,由后方再派记者去接替你们时,你几次跟我说:我们情况熟,再呆几天吧。此时,我觉得你真像一颗“小钉子”,深深地钉在灾区。“小钉子”,干得好!

 

    健森,我今天看晚报,得知你们上了飞往唐家山堰塞湖的军用飞机,还记得那天通电话吗?我说:“新京报的记者坐直升飞机去唐家山了,你们得想想办法。”当时你很直率地说:“我们没这个渠道。”话虽这么说,看来你还是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并且成功了,我的心里既感动又欣慰。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和你正好在一起讨论稿件,当时我们一起跳出了房间。可没过一个小时,你的身影就出现在国家地震局的采访现场了,一呆就是8个小时,第一时间发回了可贵的本报消息。第二天一早,你又泡到了地震局挖消息。此后几天,你一直请战要上前线,早早准备好了帐篷、睡袋等各种装备,同时,你还挖掘了阿坝州政府网站6人小组坚守岗位等独家报道。

    你上了前线了,你得事事自己想办法,每天都要发回至少2篇以上的来自最前沿的优秀报道。5月30日清早,我听辛宏说,你电话来道歉,说昨晚困得不行,有篇报道没写完,马上赶,一定在截稿时间前传过来。我听了很感动,因为我知道,你每天奔波在成都、都江堰、绵阳、江油、北川……冒着酷暑、大雨,翻过山坡,迈过瓦砾,白天采访,晚上到凌晨写稿,匆匆睡会儿,第二天清早又出发了。

    我从稿件里读到你在一座桥上遭遇了6.4级的余震;我知道灾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听说有的记者开始出现心理问题,可我每次问你身体怎么样,你都回答:“没事,我能坚持。”你坚持10多天了,你从不言累。健森,好样的!

 

    于建,今天是6月1日,本想着你好好休息休息,然后回复正常的工作,没想到你又去绵阳灾区了。你会想到你10天内两次奔赴前线吗?

    你长得很瘦小,可内心却十分坚强。看到别人去灾区,你也主动请战,第一次成行。回到北京,你仅仅休息了1天。5月31日早晨,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给你打电话,说:“前线报道缺记者,领导觉得你去过那里,有经验……”你二话不说,立刻答应,又开始收拾行囊。

    你每次出发都那么“戏剧性”。第一次,北京西站要发一列转运伤员的列车,中午发车。而上午才告诉你,家住通州的你草草收拾,火速赶往北京西站,经费、无线上网卡、食品等,都是另一位女记者从单位取出赶到火车站转交给你的。没想到第二次出差又这么急,又是另一位记者去给你送设备。

    你是一名优秀的记者,第一次赴灾区的列车空空如也,你就采访列车长,采访志愿者,给我们展现了一列奔赴灾区的充满爱心、充满希望的列车。你的文笔秀丽细腻,看完你的稿件,我会禁不住给你打个电话:“写得太好了,真感人啊!”于建,你很出色!

    还有陈坦,还有摄影部的小伙子们,你们在前线所做的一切,都令我们自豪,都令北京晚报4个大字熠熠生辉。

 

    肇文、健森、于建,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在即,我知道你们都憋着要大干一场,充分报道。在认真工作的同时,第一位的是要注意人身安全,切切。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国家遭此巨殇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历史。但愿,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我们的职业使命。这,算是与前方的你们共勉吧。

                                           6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