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久保田MBR平板膜材质及过滤机理

(2012-03-13 15:19:39)
标签:

杂谈

一、前言

至目前为止,全世界至少有1500~2000座以上MBR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使用膜材料大多为微孔性(microporous)(孔径大小0.1~10μm范围)的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陶瓷材料,如表1所示。其中,微孔性高分子膜材料使用相转换(phase inversion)技术,用高分子溶液涂层上溶剂挥发后产生;微孔性膜,也可使用中空纤维膜(hollow-fiber)。现有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除了Kubota公司的技术外。不管是浸入式或非浸入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所用之高分子膜材都是以这两类为主。这些材料可为醋酸纤维(cellulose acetate)、聚硫石风(polysulphone)、聚酰胺(polyamide)、聚乙烯、聚丙烯等如表二所示。在固液分离型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中,膜的功用是截留微生物与SS固体物,使处理过水透过MBR膜生物反应器输送至清水储备池。

  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所用膜型式

公司名称

膜型式

Zenon (ZeeWeed)

0.1μm中空纤维

Zenon (ZenoGem)

管状UF

Orelis Mutsui Chemicals

平板式(聚丙烯材料)

Wehrle werk Ag

管状UF(polysulfone)

US Filter

0.2μm中空纤维(聚丙烯)

Degremont

陶瓷材料

Kubota

于无纺布涂上一层0.2μm~0.45μm厚之多孔性(孔径大小0.4μm)之高分子涂层(平板式)

Kubota公司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膜材料为无纺布支撑物(nonwoven)上涂上一层微孔性高分子聚合物薄层。微孔性高分子膜膜孔大小约在0.2μ~0.45μm,无纺布支撑物有助滤作用。高分子无纺布常用作过滤空气之纤维滤材,以除去空气中污染固体粒子。此种纤维滤材的孔隙一般可在1μm~50μm,对于小至0.1μm之空气微粒都能够过滤。无纺布纤维滤材具有大的纤维孔隙却可除去微小粒子,其过滤机制不单只是一般微孔性薄膜筛阻(sieve)分离机制而已。无纺布特殊纤维排列结构,使得进入孔隙内之小粒子,也会被拦截捕捉而具高过滤效能。无纺布材料之过滤机制,除了筛阻机制外,尚包括一般无纺布滤材之惯性碰撞(inertial impaction)机制,截留(direct interception)机制,布朗扩散(brownian diffusion)机制。其过滤分离之粒子大小范围相当宽广。此种无纺布过滤之过滤机制可视为深床过滤分离(deep filtration)机制。

MBR膜生物反应器使用膜材料

聚合物

优点

缺点

二氧化钛/

(Titantium dioxide/ Zirconium dioxide)

耐化学性耐热性耐机械性

很昂贵只限MFUF使用易碎

醋酸纤维

价廉耐氯性大

化学稳定性差、机械稳定性差

Polysulfone

耐酸可蒸汽消毒

不耐碳氢化合物

聚丙烯

耐化学性

本身为疏水性,表面处理后可变为亲水性

铁氟龙(PTFE)

疏水性强耐有机性耐化学性化学稳定性佳

疏水性太强成本高

聚酰胺(Polyamide)

耐化学性及耐热性佳

对氧气敏感

二、无纺布滤材与微孔性膜材的结构及其对过滤机理

目前MBR膜生物反应器所使用之膜材料是属于微孔性滤材。于探讨无纺布滤材用作MBR膜生物反应器之膜材前,让我们先了解两种滤材之结构,如膜孔结构及粒子与膜孔相对大小与膜材积垢(fouling)之关系。UFMF等微孔性膜,因为其膜孔大小小于污泥粒子,于膜离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其过滤机制是将欲去除之粒子置留于膜材表面上。一般的情况是,粒径大于膜孔孔径之粒子会被去除,粒径小于膜孔孔径者则可能崁入膜孔而造成阻塞而影响到过滤效果。

微孔性薄膜过滤机制[Cheryan, M., Ultrafiltration and Microfiltration Handbook, Technomic Publishing Co. Inc., Lancaster, PA,USA, 1998] 无纺布膜材料(或称滤材)是一种多个相连开放性孔隙之多层纤互相重迭网状结构物。当水或废水通过这些滤材,液相中之粒子可被拦截。被拦截之粒子可吸附在无纺布表面上或孔隙内。

无纺布滤材之过滤机制[Cheryan, M., Ultrafiltration and Microfiltration Handbook, TechnomicPublishing Co. Inc., Lancaster, PA, USA, 1998] 无纺布滤材过滤时,过滤初期粒子会先吸附在纤维表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纤维表面上,有许多粒子集结成团粒。最后,大多数粒子则于集结织物网孔间形成多孔性滤饼。在此阶段以后,粒子有可能堆积在无纺布滤材表面而形成表面积垢现象。(1)过滤初期 (2)过滤中期、 (3)过滤末期,粒子于不同阶段在无纺布滤材上沈积情形 于微孔性膜材,当粒子崁入膜孔时,会形成不可逆积垢(irreversible fouling),而影响到滤液通过。但是在无纺布滤材过滤时,由于织物间孔隙远大于粒子大小,所以初期过滤时,织物间之纤维表面虽然沉积了粒子,不太会影响到滤液通量。也就是说无纺布滤材,早期之不可逆积垢不会影响到滤液通量。此即表示在无纺布滤材中,纤维网孔中即使网孔中崁入粒子,于过滤操作初期,孔洞内塞阻(entrapped blocking resistance)趋势不大,压降(pressure drop)仍维持低值,变化不大。但当网孔空间慢慢被粒子填满时,孔洞内塞阻急速增加,压降变大。而当无纺布表面开始沉积粒子时,滤饼阻力(cake resistance)渐出现。而于微孔性膜材,膜孔小,除了极小粒子(如胶体大小之粒子)会被崁入膜孔内以外,大部份的粒子会沉积在膜材表面,而以滤饼阻力为主。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微孔性膜材或不织布滤材膜材,膜孔大小及孔隙度对于滤液通量有相当大影响作用,但是两种膜材之影响作用是有所不同。于微孔性膜材,膜孔径(dm)小于或远小于粒径(dp)。对粒子而言,膜表面就类似于一面墙,所以滤饼阻因素大。而对于无纺布滤材,通常网孔径大于或远大于粒径。孔洞内塞阻现象比较显著,其对滤液通量之影响,视网孔被阻塞之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三、膜材的表面改质

原水中之成份所以会影响到滤液通量,主要是来自其与膜材间之作用。此作用大小直接关系到膜材上积垢程度。UFMF薄膜材料或者不织布滤材之亲疏水性(hydrophobicity)则是影响此作用之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亲水性薄膜时,通量降低程度较小。

三种膜材之纯水通量及蛋白质之吸收

膜材料

空隙大小(μm)

接触角(°)

透过率(mPa-1s-1×109)

BSA吸附(mgm-2)

0.1%

1%

10%

亲水性Nylon66

0.52

<15

34.0

150

400

725

亲水性PVDF

0.72

62.5

17.5

~15

~65

~85

疏水性PVDF

0.80

89.1

21.5

~300

~625

~1150

P=0.1 bar,交流速度=0.05ms-1** Gander, M., B. Jefferson, and S. Judd, Aerobic MBRs for DomesticWastewater Treatment: Review with Cost Consideration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18, 119,2000. 一般薄膜材料可为陶瓷/金属(无机)或聚合物(有机)材料。其中陶瓷材料如氧化锆和氧化钛(zirconiumand titanium oxide)复合材为亲水性材料,且有优良耐水及耐化学性及耐热性质,但是成本较贵。聚合物薄膜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PVF(polyvinilydene fluoride)PS(polysulphone)等。一般这些薄膜材料都属于疏水性。若与亲水性材料混合或进行表面处理(如电浆处理)可使这些薄膜材料具有亲水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哈弗H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