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寺.甘肃】

(2007-08-21 00:59:43)
标签:

视觉/图片

天祝

寺院

影象记录

旅游

佛教

分类: 【我行我摄】记录

 

Nikon: D2Xs 

镜 头:N/ 17-35MM 

      N/ 16MM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是藏传佛教北方五大名寺之一,该寺建寺历史悠久,建造年代比拉卜楞寺还要早900年。可惜寺院在1958年和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现正大兴土木,恢复原貌。新键的千佛殿内供有4000尊铜佛及21尊木佛,中间是木雕镀金宗喀巴大佛。该佛像高23米,宽9.52米,为世界第一大宗喀巴大师木雕鎏金坐,仰望佛像,令我伏首。有关天堂寺的介绍很多,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人不仿了解一下。COPY:天堂寺 位于天祝县西部的天堂乡,东、西、北三面靠山,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自治县嘉定藏族乡相邻。据所存历史资材记载,远在唐宪宗。(806一820 )时期,就在大通河附近建造了名日“阳庄寺” 的原始本教寺,这便是天堂寺的前身,经500余年后被毁坏。元代初年,藏传佛教萨迎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等人到凉州地区以后,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萨迦派得到了当地一些群众的信仰,于是在阳庆寺的基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藏语称为“萨什迎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二+年(1360),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于寺前平地——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建塔之地遂得名“乔典堂”(即“塔儿滩”之意),由原来的萨迦派寺院改宗为噶举派寺院,后来该寺又再度毁于燹。格鲁派(黄教)兴起以后,天堂寺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至明嵩帧年间(约1639),青海名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力“朝天堂”(即“乔典堂”之音转),自此以后人们便将该寺叫做“天堂寺”,沿用至今。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应天堂寺僧众的邀请,多次大规模地扩建寺院,并成为天堂寺寺主,天堂寺亦成为车科尔寺的属寺。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今天祝县金强川)时,给“天堂寺” 赐“扎西达吉林”之名称,汉语意为“广慧寺”。自唐代初建到解放初期,该寺历时1000多年,其间曾数度毁于兵燹,又多次重建扩建,建筑规模日趋宏大。据统计, 1956年该寺占地1500多亩,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有东科尔、嘉义、嘉若、八哈、玛其、阿万、赛义、莫科、仓哇、德格、夏玛、达隆、华藏等17座;僧人院落300多廓,房屋 4000多间。殿堂楼阁,高墙滦院,各有姿态,互为衬托,共同组成景象壮观的汉藏建筑群。寺内分浚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开设显宗五部经典(即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与密宗学科,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寺院有一整套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培养出了上批蒿僧,遂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名寺之一,最盛时僧徒窟过800人,素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寺内有大量的塑橡、雕刻、壁画、经典、法器及木版印刷、手抄的藏文经典和历史资料。寺院存在的后期,常有不少云游僧人驻足学经,清未有两位西德人在此地研读佛学,可见该寺当时在国外也有影响。该寺宗教节自最隆重的是每年正月间的毛兰木法会,尤其是正月十四日,众多的教徒、游客涌宝寺院,观看跳欠(宗教舞),十五晚上规模盛大的灯节,人们可以观赏到制作精巧的各种灯式和艺术珍品——酥油花。据统计,解放初期天堂寺有活佛10人,僧人和其他人员 540人。该寺寺主活佛为东科呼图克图,解放初时任甘肃省佛协副会长、天祝县政协副主席,1957年去印度,1983年去世。

 1980年重新开放。1996年,藏族著名学者、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教授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活佛接受天堂寺僧众的请求,主持天堂寺的工作。在多识活佛倡导下,由其弟子和学生捐资修建了千佛殿和空行宫。其中千佛殿内供有4000尊铜佛及21尊木佛,中间是木雕镀金宗喀巴大佛,该佛像高23米,宽9.52米,为世界第一大宗喀巴大师木雕佛像。

 

  http://omnbmh.net.cn/images/omnbmh.gif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信不信由你。而对当地的群众来说,这却是天大的事。一定要我去拜拜,祈福迎祥。
COPY: 天堂寺附近,前几月发现一块似“龟驮宝盆”、又似“龙护宝盆”的巨大奇石,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被藏学专家初步认定为古老佛经中记载的由大通河河神供奉佛祖、天堂寺佑寺山神阿弥热高保护的“聚宝盆”。 2007年4月10日,有信教群众举报天堂寺寺管会,在大通河上游北岸距天堂寺约13公里处,发现一块奇石。寺管会主任洛桑宗周即偕僧众到现场观瞻,此奇石石质为花岗岩,从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龙守护着一朵莲花。其莲花状的凹槽内,有两颗圆形石头,群众称作“龙眼石”,被当地一群众抱回家中。这块奇石周围有两块与之匹配相合的石头拱卫,一块属于“靠背石”,另一块是与其颈部非常吻合的凹槽,被称作“枕头石”,视之令人惊叹其天工巧夺。洛桑宗周随即派寺僧及信教群众看守保护,并于当日赴兰州报著名藏学专家、西北民大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认定。因该奇石发现处天堂寺西侧的天堂乡大宗台社青冈峡,正好属于阿弥热高神山下大通河河段,与佛经记载和历史传说相符,多识教授遂初步认定其为天堂寺寺宝——阿弥热高“聚宝盆”。并认为这一宝物的横空出世,是地方兴盛、国泰民安、众生福泽增长、大地风调雨顺的盛世之兆,嘱寺僧及信众搬迁至天堂寺,筑基供奉,妥为保护。  最近,据天堂寺寺管会主任洛桑宗周介绍,该奇石已公开展示,并被多识教授正式命名为“天龙聚宝盆”。寺院已择地拟修建“天龙水宫”供奉。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正在上课的喇嘛们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千佛殿 空行宫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千佛殿内供有4000尊铜佛及21尊木佛,中间是木雕镀金宗喀巴大佛,该佛像高23米,宽9.52米,为世界第一大宗喀巴大师木雕佛像. 

【天堂寺.甘肃】 
 
小青年眉青目秀的,是个小靓仔。来了天堂寺十年,没有出远门。人很热情,主动给我介绍这里的情况。【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新修的龙王庙。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男孩女孩?男孩!为什么留小辫。因为小男孩出世后,见了喇嘛,要三年不剃发。
【天堂寺.甘肃】
 
【天堂寺.甘肃】
 
 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
【天堂寺.甘肃】
  

http://omnbmh.net.cn/images/omnbmh.gif

音乐:藏传大悲咒 

 

 

下篇预告:【松山古城。甘肃】  

 

 

 甘肃行记:

 【生活在天堂.甘肃】 

  【斯土斯民。乡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