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开周
李开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13,304
  • 关注人气:18,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和房价

(2013-07-03 11:25:33)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过去有个词儿叫“世家子弟”,意思是有背景,来头大,往上查几辈,不是高官显宦,就是皇亲国戚。比如说南宋最多产的诗人陆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世家子弟。

陆游跟欧阳修和苏东坡颇有渊源:欧阳修的孙女嫁给了苏东坡的儿子,苏东坡的儿子有个好朋友叫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有个堂弟叫晁冲之,晁冲之的外甥女就是陆游的母亲。

换句话说,陆游是欧阳修的孙女婿的好朋友的堂弟的外甥女的儿子。这句话能把人绕晕,但它是事实。

陆游跟北宋最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也颇有渊源。据陆游自己撰写的家传,他的祖父陆佃在宋神宗时拜在王安石门下,做了王安石的亲传弟子。在王安石的悉心指导下,这个陆佃政绩突出,仕途顺利,一直做到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

再仔细挖掘一下,陆游甚至还能跟皇帝攀上亲戚。陆游的母亲姓唐,是个很厉害的老太太,曾经逼着陆游休掉结发妻子唐婉。老太太为什么如此厉害?因为她有靠山:她的胞妹嫁给了吴越王的孙子钱景臻,钱景臻的亲生母亲就是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秦国公主。所以钱景臻实际上是宋仁宗的外孙,陆游的母亲即是宋仁宗的外孙的妻姐,而陆游呢,算起来是宋仁宗的外孙的内侄。这层关系说起来很远,不过仍然属于皇亲国戚,所以陆游长到七八岁的时候,还能跟着母亲进宫给后妃们拜年。

话说回来,即使陆游跟欧、苏、王等人毫无关系,也不属于皇亲国戚,他也是个世家子弟。因为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曾祖陆珪在宋仁宗时做过国子博士,祖父陆佃在宋徽宗时做过礼部侍郎,父亲陆宰在宋钦宗时做过转运副使,都是响当当的官职。

陆游本人也做过官,先后在宁德主簿、福州决曹、敕令编定所删定官、大理寺直、镇江通判、隆兴通判、夔州通判、蜀州通判、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四川制置使参议、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事、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事、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严州知州、礼部郎中、膳部视察等等岗位上干过很多年。其中“主簿”是低级文官,相当于现在中国大陆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通判”比主簿稍高一级,相当于副市长;“知州”则是中级文官,相当于市长;“礼部郎中”和“膳部视察”都属于京官,前者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后者主要负责在宫廷举办大型宴会的时候为皇帝尝酒,一般都是受皇帝宠爱的官员才能做的兼差。也就是说,陆游从低级做到高级,从外官做到京官,从府县碎催做到皇帝亲信,整体上看,他的仕途还算顺利。

既然陆游的来头这么大,仕途又这么顺利,名下一定会有很多房产吧?事实恰恰相反,陆游一辈子没有买过一套房,同时朝廷也没有分给他一套房。

当然,不买房,不分房,不代表没有房。前面说过,陆游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应该会给他留下一些遗产。不过我查遍陆游的家传和文集,没有发现上辈给他遗留产业的记录。这里面大概有三种可能:第一,上辈遗留了产业,但陆游没写;第二,陆游的同族兄弟很多,遗产被大家分割了;第三,其父祖很清廉,不贪不占,根本没有置下产业。陆游中年时写过一首诗,题目叫做《家居自戒》,最后两句是“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诗里“先楚公”指的是祖父陆佃(曾被封为“楚国公”),陆佃“终身无屋庐”,说明官位虽高,房产却无,更别说留下遗产了。

陆游的父亲陆宰做转运副使(相当于副省长兼财政厅长)的时候,在笔者老家河南买过一所房。可惜后来金兵入侵,河南沦陷,陆宰携家带口迁居祖籍绍兴,在族人家里借宿,河南那所房子自然也不可能作为遗产留给陆游。

没有遗产的陆游要想解决居住问题,只能自力更生。

十八岁(虚岁,下同)以前,陆游跟父母同住,住在绍兴族人的老宅里。

十八岁那年他去了杭州,跟表妹唐婉结婚,没有婚房,在寺院里把婚事办了。

婚后陆游在杭州定居,没有住房,在吴越王的一个子孙家里借住——前面说过,吴越王的孙子是陆游家的亲戚。

两年后他跟唐婉离婚,从亲戚家搬出来,又回到了绍兴。回到绍兴后,在父亲和族人的帮助下,陆游在城郊盖了几间比较简陋的房子。

三十四岁那年,陆游正式参加工作,带着续弦王氏去福建宁德县当主簿,住进了宁德县的衙门大院。

三十六岁调回杭州做京官,任敕令编定所删定官(负责修订法律,李清照的弟弟李迒也在这个岗位干过),仍然没有住处,在杭州某条地势低洼的小巷里租了两间屋子。这时候,陆游已经有了四个儿子,怕两间屋子住着紧张,所以让老婆孩子回到绍兴暂住,他独自一人在杭州打拼。可是打拼了好几年,还是在租房,因为杭州是当时的首都,房价之高,空前绝后,凭他俸禄是买不起的。

四十岁那年,陆游被调到镇江做通判,一连做了三年,积攒了一些钱财。

四十四岁那年,陆游回到绍兴老家镜湖之畔,在离城区十里远的一个小山村里买地盖房,安置家小,这时候他已经有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了。

陆游很长寿,在镜湖旁边盖房以后又活了四十多年,但是这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再也没有盖房,更没有买房,尤其没有去杭州买房。

陆游是很喜欢杭州的,他最留恋的结发妻子在杭州定居,他在杭州工作了将近十年,他非常想在杭州买房,可是他没有。因为杭州房价太贵,是绍兴的几倍,是绍兴城郊的几十倍。

整体来讲,陆游所生活的南宋是古代中国居住成本最高的朝代。这主要是因为北宋沦陷,金兵的狼牙棒逼着中原人民纷纷南渡,使得只有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小小南宋一下子挤满了一亿五千万人(一说一亿两千万),人口密度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也超过了此后的任何朝代。

不过在南宋时期,房价奇高的地方只有杭州、苏州、南京、长沙等几个中心城市,在那些小城市,在小城市的郊区,在广袤的农村地面,买房并不困难。关于这一点,从陆游只做了三年通判就能去绍兴城郊买地盖房(还一连盖了十多间)这一事实上就能看出来。

为什么中心城市的房价会远远超过其他地方呢?陆游给出了解释:大城市安全,小地方不安全,住在城外和乡村,不是金兵来袭,就是农民起义,搞不好就把小命丢了,而住在有重兵驻扎的中心城市则没有生命之忧,所以人人都想搬到中心城市住,所以中心城市的房价就变得非常高。

现在不同于南宋,城里和城外都很安全,在哪儿都能活着,只是趋利避害乃人之本能,小命保住了,还想活得更好,而中国大陆的一切优秀资源都被人为集中到了大城市,所以人人都想住在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的居住成本也就变得非常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