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冰清玉洁
冰清玉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09
  • 关注人气:32,0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2013-04-09 05:30:00)
标签:

绍兴沈园

宋式园林

陆游与唐琬

《钗头凤》词红酥手

沈园之夜

分类: 浙江影像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绍兴沈园南宋逸事【陆游唐琬】

    位于绍兴市区东南洋河弄的沈园,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绍兴府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这“池台”指的就是沈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含孤鹤亭、半壁亭、宋井等景观。

    沈园颇具宋代园林特色,这里蕴藏陆游与唐琬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琬,伉俪情深,后被迫离异。公元1151年(绍兴21年),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

    晚年陆游数度访沈园,赋诗述怀。公元1192年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咏沈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之名句,沈园由此极负盛名。(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沈园散记

    沈园自古伤心地,有人忘而却步,有人心心念之,在我,既然到了绍兴,也不能免俗得要去凭吊一番。

  从鲁迅故居出来已是下午,暖阳高照,人潮汹涌,全无清明雨纷纷的氛围,偏逢路痴发作,茫然四顾间,热心的路人往对面一指,“看到雕像了口伐?直走就是。”雕像并不陌生,匆匆路过数次,竟不曾驻足留意过。铜铸的圆环孤立桥边,半面是实心,雕着梅花佳人,半面全凿空,框着街边几缕垂柳,俨然一个虚设的园门。佳人在门中,低眉宛然,正是妙龄,文士在门外,抬首望天,满面沧桑。本以为会看到游园偶遇的陆游和唐琬,这画风明显不在同时空的两个人,大约更符合放翁年老时写的那些伤心诗,“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春色年年,梅花依旧,春波依旧,只不见佳人身影,甚至连梦中也不肯来见。而记忆深处,多年前的梅花已暗淡了颜色,那抹流金溢彩的黄裳,却越来越刻骨铭心。

  许是应景,刚走到雕像附近,突然变了天,狂风大作,落叶如雨,等到了沈园,太阳已完全躲进云层,竟生出些寒意来。进门便见一道长廊,挂满了东巴许愿风铃,与爱情有关的景区,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世事尽如人愿,就不会有那么多伤心的故事,转念一想,至少有了心愿,才有去实现的动力,至于结果究竟如何,纠结无用,就让它随风去吧。

  当年的遗迹没剩下多少,一口古井,一方旧池,一座假山,混在新修的山石花木里,若没有说明,我是分不清的,倚桥小憩,对着纷至沓来的游人,也勾画不出当年新婚燕尔的陆游和唐琬是如何携手同游,转头瞥见湖面上星星点点漂着的落花坠叶,衬着满园翠色,突然就悟了“伤心碧”三字,是怎样一种情怀。

  新建的陆游纪念馆中有座雕像,骏马扬蹄,回首嘶鸣,料峭的线条泛着冰冷的金属色,正如一个激烈而遥远的梦。莫名想起母校楼前的“驴背诗思”:瘦削的驴背上,老者身披蓑衣,低首沉吟,据说出自郑綮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却一度被我误作陆翁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提起陆游,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那个驴背上忧心忡忡的瘦老头。

  是的,如果没有《钗头凤》,没有沈园的那些诗歌,陆游在我的印象里,就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沉郁肃穆,和“小楼一夜听春雨”的闲适沉静,即使偶有“醉入东海骑长鲸”的飞扬跳脱,如赵翼所说,“看似奔放实则谨严”,骨子里,还是儒家的严谨有度。记得初次听到陆唐的故事,很是不解,若论悲惨,《孔雀东南飞》中双双殉情的两位似乎更甚,真实与否不说,至少还轰轰烈烈抗争了一把,有理想有热情的大好青年陆游,居然就这么屈服了。

  此时此刻,对着眼前的铁马冰河,突然有些了悟,也许正是那些一生不曾放下的抱负,那些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思想,让他无法做出更激烈、更出格的反抗。不孝忤逆、沉湎私情,这些帽子扣下来,总归是抹不去的黑历史。和林妹妹情投意合的宝哥哥可以耻谈“仕途经济”,与琬表妹山盟海誓的游表哥却不可能抛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政治理想,壮志满怀的年纪,个人的情情爱爱更容易被割舍,只有在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后,才会后悔,在经历了人世浮沉、复得复失后,才会怀念,所以那些沈园的诗,几乎都是老年所作,少年情事老来悲,大抵如是。 

  走走停停,不经意就看到那块题壁,站在斑驳的墨痕前,想到唐琬的郁郁而终,再多的无奈悔恨都显得苍白。无亏大节,有负佳人,对陆游墙上留书的举动,我是腹诽多于感动的,如果对方过得不好,无疑雪上加霜,如果对方归于平静,难免横生波澜,既然无法改变什么,何必逞一时之情。两首《钗头凤》,更喜欢唐琬的和词,一句“病魂常似秋千索”,愁肠百转,让我很想穿越过去摇醒她,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如惜取眼前人,你家那位赵士程也是温柔敦厚饱读诗书情深意重,何必困于过去甚至赔上性命?然而情之一字,本无道理无言,不负初衷,不违本心,这段感情里,唐琬是真正的至情至性,旁观如我,也无权去评说。再说陆游,若真是克己守礼到极致,如路人般风轻云淡,对唐琬的打击也许更大吧。一阕《钗头凤》,十年相思情,至少,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又其实,真正的题壁早已湮灭,种种妄语,不过是千年后一个路人的臆测,流连太久,不觉就到了闭园时间,管理员大爷中气十足地把我赶了出去,仓促间远远回望了一眼,四下无人,孤零零的石壁默然伫立在那里,满地黄叶,恰被阵风卷起一片,打了个旋儿,不知飘到哪里去了。(2014年5月5日A22版/作者/邓婉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