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中国属于极少数拥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在人云亦云的同质化建设中,中国城市千篇一律面孔让人厌倦

没有哪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乘客可以用公交卡来乘坐这样的交通工具跨江。索道缆车公交化与观光业并存。
重庆轻轨也与各大城市的地铁不同:一会上山一会入江,一会地下一会腾空,乘坐地铁也可以算旅游项目之一

“棒棒军”也是重庆特色之一。在山城起伏的山路上,这些灵活机动的体力劳动者,承担着繁重的运输重任。
这些火锅调料也是重庆的专利,虽然整个巴蜀大地都盛行麻辣火锅,但重庆却拥有自己的“重庆老火锅”品牌。
虽然印度抛饼属于舶来品,各地方的“老酸奶”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毛血旺之类的肯定是重庆独有!

锅魁应该属于川渝饮食的组成部分,龙须酥许多地方也有,不知道重庆的龙须酥是不是也有辣味?

“变脸”艺术,可以宽泛到巴渝文化的范畴。而“变脸”的玩具终于冲破了各地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的魔咒。

重庆麻花虽然不如天津大麻花著名,但在闹市区食品店、农贸市场商摊甚至机场的商店,都有售“重庆麻花”
一度视为封建糟粕的占卜,被冠以“五千年文化”之名堂而皇之开门营业。既然官员尤为推崇,何必还禁止呢?

宝轮寺门外静悄悄,地处磁器口闹市区却“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心急如焚、有事相求的上香人慕名而来。

更多是游客则是悠闲地在磁器口狭长而起伏的街巷内漫步,虽然他们未必购买,但喜欢这个氛围与环境。

走累了与朋友坐下了歇歇。来自东北地区的重庆女婿说:他喜欢这座城市,喜欢它的活力,虽然夏天比较难熬。

在山城的另一处,嘉陵江畔的洪崖洞,夜晚灯火阑珊,从江边乘电梯需要11层,出来后发现竟然还是地平面。

南坪汽车站外,终日拥堵住这些期待乘客的车辆。即使夜晚11点多,司机也在站外高声喊叫“綦江!綦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