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旅行/见闻 |
车到塔公,走至小镇尽头,便是塔公寺了,塔公寺的后面,是三座丘草山,山上有嘛尼经幡,很有形的样子,像是三角形或四角形的旗队,汇成一种猎猎作响的信仰,那是藏人的虔诚和企盼在风中飘扬。
塔公寺不大,进去,一种安静和高远迎面袭来。寺庙的红和天空的蓝站在一起,竟是寂寞,这是我没想到的,心里有一些难受,不知道菩萨们是否觉着寂寞,那双眼,一闪而过,仍是细长而悠远。
塔公寺的寂寞勾起了我的悲悯之心,我决定在里面多呆上一会儿,哪怕是坐在精美的窗台上想想过往,晒晒太阳。
阳光是善良的,把寂寞的塔空寺填得满满的,晒得暖暖的,还把经幡的影子画得丰满透明。身着绛衣的三个喇嘛,站在大殿之前,谈论着什么,阳光下,他们安祥而饱满。
因为安静,我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寂寞中热闹着,蹋,蹋,蹋,塔公寺需要这样的脚步声。
寂寞中,遥远的传说来救场。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至塔公,一起同行的释迦牟尼佛12岁真身像停却脚步,任人百般劝说,自是寸步不移,却开口道:“我不走了,就留在此吧”文成公主只好命人在此再仿朔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并建寺供奉才离开前往拉萨。
传说是否真实,我不知道。可我明白,不到拉萨,爱和慈悲依然滋润着虚诚者的心,神灵和菩萨依然保佑并指引着众生。
我没能与传说中的释迦牟尼照面。只走到觉卧殿外侧间,便觉着了藏庙所共有的幽暗神秘,浓郁醇烈的酥油香,轻松抑扬的讼经声,生动圆满的大壁画。释迦牟尼佛像就坐在其中。我欲进去,却被一喇嘛挥手拦住。他示意我看旁边的告示:进殿,需脱鞋。
我终没有进去,是害怕连日奔波的脚臭熏坏释迦牟尼的双眼。
于是,我去拜见千手千眼观音。有阳光透过天窗正好射在观音的脸上,观音的脸便开出了莲花,透明清澈,圣洁详和。那双眼,细长悠远,静而不默。我仰视,在观音的鼻息下嘴衔微笑,双手合十,虔诚还愿。
出寺,塔公寺外墙的转经筒也是寂寞的,时光凝滞了般,上面的日月星辰灭了。
转个弯,上了坡,便是塔公草原了。看到雅拉神山下新建的木雅金塔时,我明白了塔公寺的寂寞。
很明显,木雅金塔是热闹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帐篷,毛牛,马儿,游人,经幡。这么多的元素簇拥着它,众星捧月似的。因此,阳光下的木雅金塔,气势逼人、金碧辉煌。据说此塔是为纪念班禅大师而建的,当地居民自愿捐钱以及活佛出钱,用金子铸成的纯金顶,足有上百斤,耗资1000多万。里面同样珍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宝贝,包括镶满天金银珠宝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
看着眼前的热闹,回想塔公寺的寂寞,竟想起了一句歌词: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看到旧人哭。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没进木雅金塔。
我爬上木雅金塔旁边的小山坡,躺在草地上,红尘俱消,心神清旷。远处的雅拉神山素面朝天,仿佛浮出水面的莲,把下面的草原和金塔渲染的波光粼粼,鲜藕一样美好温暖。忽然觉得雅拉神山是以莲上藕下的姿态和情怀,守护着塔公草原的众生万物,当然包括木雅金塔,也包括塔公寺。
一位藏民告诉我,“雅拉神山”全名“雅拉香波神山”,“雅拉香波”其意为“上部守护之神”,是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是塔公的守护神。
如是我想,如是他说,却原来,塔公寺并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