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石屹:鱼翅不比粉丝香

(2008-08-21 09:42:04)
标签:

彩版

理论理论

潘石屹

鱼翅

粉丝

文化

分类:

潘石屹:鱼翅不比粉丝香

文/潘石屹

青年文摘·彩版2008年第8期“理论理论

潘石屹:鱼翅不比粉丝香

    超脱,不是盲目抛弃,是想清楚令你困惑的东西,站在更高层面思考它。

    一层层剥下去,你会看到,钱就是一张纸,人并不需要钱,需要的是各种商品和服务,钱只是代表这些商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简化形式,一种票据。再从根本上来看,也可以说并不需要商品,需要的是这些商品带来的满足。商品功能归根到底是对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

    我们应该由物到人、由外到内地思考和行动,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呢?我认为应该反过来,从内到外,从人的内心、精神的需要来看待外面的金钱和物质。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做一个诚实人,诚实的人不需要超脱。

    举个例子,我需要喝水,买一个水杯,需求就解决了。但好多人不是这样,他们的消费往往不从内心的需要出发,而从物品的表象出发。比如,他在商店看到一个水杯,觉得比家里那个好,就把这个水杯买回去,把家里那个扔了。如果他买的这个水杯比朋友那个好,他会带到朋友那里炫耀一番。这就是浪费和奢侈,满足的都是很不健康的心理。

    在生活中,最荒谬的需求是相互攀比、炫耀而激发出来的需求。花钱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可有的人喜欢比赛花钱:你买奔驰,我就买宝马;你结婚花掉10万元,我就花20万元。这时的人,远离简朴,永远不会满足,陷入物欲的不满与相互争斗中。那是个无底的漩涡,拉动你远离精神需求。对个人而言,要平衡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有幸福感。

    面对物质需求,我们要大做减法,达到简朴。我最简单的时候,有两样东西就足够了。一个是老玉米。不是什么甜玉米,就是地地道道的老玉米,放在锅里煮了,我最爱吃。第二个是苹果,千万不要削皮。每当我啃不削皮的苹果,就想起小时候吃苹果的感觉。我觉得这些东西就是最让人幸福的东西。

    有的人就爱吃鱼翅,有的人就爱吃龙虾。可是,他们真的爱吃这鱼翅和龙虾吗?我看他们爱吃的是“我吃得起鱼翅龙虾”的感觉。他们请你吃一顿鱼翅,只有一个效果,证明他们是有钱人。证明这个有什么意思呢?鱼翅的味道,我感觉和粉丝差不多,还没有兰州拉面有味儿。人们在很多“有意义”的东西面前,变得不诚实了。

    我出生在西北。西北没有大海,我就是吃不惯海鲜。当吃海鲜成为一种标志身份和地位的东西时,你吃不惯还得吃,还得拿出你经常吃的样子来装模作样。这完全没必要嘛。

    你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真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按照你本来的方式去生活,而不是比较出来的方式、流行的方式。东西越少越好。从你内心出发,真正需要的东西就那几件。多了就是负担,会压抑你的精神,你还要操心打理它。我盖房子讲究简洁,设计装修都做减法。我不想家里堆满东西。每件东西都会发出某种信息,东西多了,信息就多。那会影响人,让人不能安宁。

    驱使人们拼命收集东西的,有两股最大的力量,那就是求名和求利,并且幻想用物质的形式占有之。我们得了一个奖,这名气的代表就是一个奖杯;我们挣了100万元,100万元就变成现金和家具放在家里。仔细看看我们身边的东西,90%都有名和利的含义在其中。人们之所以大量搜罗、囤积,就是因为这些含有名利意义的东西是可以搜罗、囤积的。但是,名利终究是流动的,必然有风险,所有独自占有的企图都必然会失败。

手把手教你怎样联络全球各国首脑

比尔·盖茨的9条忠告

改变历史进程的十大天气变化

北京奥运会十大看点   奥运另类排行榜

中国男人的怕老婆史    比尔·盖茨退学与你无关     盘点:哪些歌词最动人心弦 

高三的尸检报告       减肥是历史最悠久的时尚      英语借走的10个中国词  

 世界名牌大学的脾气有多大?  重男轻女的公共厕所   全球最牛的钉子户 

  情人眼里猪最好 21世纪最牛的汉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